鹽蜉 作品

第703章 太原王允

    與此相反,太傅府中,袁隗坐在榻上,臉色陰沉,如果擰一下的話,肯定擰得出水來。

    “太傅,大將軍與十常侍和解,整個大漢還有我等士人的立足之地?”河南尹王允急切的說。

    王允之所以如此急切的除掉十常侍,是因為王允與十常侍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王允出身幷州望族,王氏家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在當地影響很大,威望頗高。王允天資聰穎,獨具慧質,深受上輩們的喜愛和賞識。在他們的影響和薰陶下,王允自小意氣非凡,立志長大後不僅要繼承和發揚父輩的傳統,而且還要心憂國家。為了實現這一志向和目標,王允飽讀詩書,少年時期便已滿腹經綸。

    由於出生世家,平日除了習文練武之外,王允也經常跟隨父輩們出入官場,結交許多世家名士。

    十九歲那年,王允被推舉為郡吏。任職不久,便遇上一件極其複雜棘手的事情:山西晉陽地區有一名叫趙津的小黃門,依仗自己的主子是朝廷當權宦官,便在當地橫行霸道,為所欲為。百姓懾於趙津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王允得知這一情況後,氣憤地對手下衙吏們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此為非作歹,貪贓枉法,格殺勿論。”

    隨即王允下令逮捕趙津,並立即將他解押東市,斬首示眾,以慰民心,只不過此舉讓王允走上了宦官的對立面。

    中平元年,王允徵為侍御史不久,全國各地便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身為豫州刺史的王允初次領兵打仗,從農民軍中搜查到張讓與黃巾軍私通的書信。王允也不計較利害關係,具折上奏皇帝。

    皇帝因此怒責張讓,可是張讓反誣王允忌妒陷害,此事便不了了之。張讓脫罪後,伺機打擊報復王允,將王允逮捕下獄。

    幸得何進、袁隗、楊賜相助,幾年之後王允才得以脫罪。王允對張讓恨之入骨,未報仇怨,委身與袁隗,在袁隗的安排下,在大將軍府人從事中郎。

    劉宏駕崩,王允見機不可失,於是加入袁隗集團,成為剿滅宦官的急先鋒。

    這時候,董卓退兵夕陽亭、丁原按兵不動、喬瑁回軍東郡,一場轟轟烈烈針對十常侍的風潮眼看就要煙消雲散,作為剿滅宦官的急先鋒,王允開始急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