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蜉 作品

第410章 ? 上學首日

    “弟弟,第一次來書房上學,沒有準備。”劉協據實回答。

    格物,這是《大學》中的第一部分。主要講對物的瞭解和運用,有點像前世的物理。在古代,學者們認為,士子首先應該掌握的就是對物的理解,也就是格物致用,這是士子的基礎,名曰明德。

    會了格物,才到第二個層次,那就是新民,嚴格的說應該理解為親民,也就是教化萬民。所以大漢朝的學者名士都會廣收門徒,這就是體現了他們教化萬民職責。

    最後才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普通人來說,主要是修身。對於世子,那就是要齊家。對於朝中大臣,那就是有治國。對於劉協和劉辨,那就是要平天下。

    總之,格物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不過後來好像不是這樣的了,劉協的前世講究的是先站隊,要明確自己是哪一方的人。其次才是學語言,然後是學算計,最後才是學科學,也就是格物。

    劉協搖了搖頭,事實變遷,孰是孰非,很難定論。

    “沒有準備吧?來哥哥這裡有格物論,一會兒老師問起,弟弟只需照著說一遍就是。”劉辨一副大哥哥的形象,把準備好的格物論遞給劉協。

    還沒等劉協說謝謝,經學大家蔡邕就快步走進來了。蔡邕,白白胖胖的,臉上有些皺紋。看樣子六十來歲,多年的流放生活,蔡邕估計也生活得不怎麼好。

    “二位皇子好。”蔡邕站在前面,但是沒有站在正面,而是把正面讓出來了。看樣子是不敢接受劉協和劉辨的行禮,畢竟這二位,其中一位今後就是皇上,另一位今後是王爺,在公共場合,蔡邕還是要注意影響。

    “老師好。”劉協施禮,雖然蔡邕避開了正面,但是作為學生,還是要有學生的覺悟,尊師重道這是基本常識。

    這裡可不是世風日下的前世,劉協的前世學生比老師都兇,老師不敢管教學生,否則就會被家長,社會所不容。家長教訓老師,學生欺負老師的事情,在劉協的前世比比皆是。

    在這裡,講究的尊師重道,所謂天地君親師,老師是在父親之後的重要位置,與天、地、皇帝、父親一樣,受學生的尊敬的。

    不光是劉協,劉辨也是恭恭敬敬的行禮,只是這些都是表面上的,劉協親眼看到劉辨一邊行禮,一邊在搞小動作。

    “今天考問格物論,大皇子,你學已數年,你先來。”蔡邕直接讓劉辨回答。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