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379章 兩賦

    “馮燕曾經喜歡一位女子,兩人曾情深款款,私定終身。後來馮燕外出避禍之後,這女子流落風塵,為馮燕仇家所得。”

    “卻也不是冤家不聚頭,這仇家攜女子商賈於東郡,正與馮燕相遇。”

    “兩人舊情復燃,不過未及於私。一夕仇家酒醉,女子召馮燕至床前,給了他一柄刀子,讓他殺掉仇人,一起遠走高飛。”

    “馮燕認為女子能負心於仇家,必然也會對自己無情,覺得女子變了,辜負自己心頭美好印象,於是揮手將女子殺了。”

    “官府找不到兇手,便將馮燕仇家當做兇手,屈打成招。”

    “正當臨刑之際,馮燕終究良心不安,趕到法場,直承己罪,不叫仇怨揹負冤屈。”

    “元靖公素慕英雄之事,聞之嘆息,封章上奏,請求給馮燕減罪。”

    “經過這麼一耽誤,正好遇到朝廷大赦,馮燕終於沒有獲刑。”

    “我到郡之後,聽僚屬談及此事,便排了一組短曲,宣揚三河風義。”

    蘇油搖頭:“你們這屁股就是歪的,我更關心此案當中有司胡亂判罪,最後那些官員都被懲戒沒有?”

    曾布一臉赧然:“國公我們剛剛聊的是文學,扯上政務就沒意思了。”

    這回撓到了蘇油的癢處,因為說起文學,蘇家人,可以正式裝逼了。

    元豐五年,大蘇在秋、冬兩次遊赤壁,寫下前後兩篇《赤壁賦》,震動文壇。

    除此之外,還他完成了兩部學術著作——《易傳》、《論語解》。

    士人奔走相告,汴京一時紙貴。

    二賦在《時報》第三版刊登的時候,竟然獨立刊發,整個版面,就只有大蘇的一篇。

    用主編劉摯的話說,我倒是可以給你們一起登,可是你們好意思和大蘇這兩篇並列嗎?你們敢和這兩篇並列嗎?

    大家都將腦袋搖得呼嚕呼嚕的,算了算了我們排下一期……

    蘇油聽說之後啼笑皆非,想起了當年叔侄三人同赴制科,嚇得其他人連報名參加考試都不敢的情形。

    現在有了報紙,文字傳播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無數粉絲直接收拾起行囊,奔赴黃州參觀偶像。

    高麗金尚因為是高麗使臣,不準在大宋境內隨意亂跑,更改道路,在船過揚州的時候,看著長江拍著船板大哭一場:“此非夫子所賦之江水乎?”

    憤憤地寫下一首詩:“明月蒹葭次地愁,秋風送我渡揚州。凌霄一羽來黃鶴,曾見斯人醉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