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213章 新船設計

    船帆的面積遠遠超出瞭如今普通江帆的大小,船長度足有十丈,最寬處四丈,主桅高度八丈,兩根次桅六丈。

    整膄船是新老過渡的產品,通過所用的度量衡便可以看得出來。

    整體看上去,新船水下部分和二林部戰艦幾乎一樣,圓底流線型。

    水上部分則更加接近蘇油他們的飛剪式小帆船,桅杆也是老款,不過風帆變成了新款,而且控帆系統引進了可龍里號的設計,只是因為桅杆數量增加了,需要增加人手分別操控。

    最出格的設計可能就是那一支從船頭前伸出去的斜桅了,用來和前桅一起牽引起三張三角帆,儘量多的使用風力。

    這個設計,是之前所有中國帆船中沒有出現過的,不過可龍里號有現成的例子,造船工人們覺得這設計師一定是一個斤斤計較會算計的老狐狸——太會摳了!

    船錨五百斤,石家鐵坊鑄造。

    這艘帆船蘇油沒有參與設計,老船工們幾乎一看可龍里號的圖紙和實物便明白設計思路。

    圖紙這玩意兒,難在繪製,讓看的人一目瞭然,那是基本要求。

    不過蘇油也不是沒有出力,他在董事會上提出工程預算,工期評估,材料採購,人力資源配置等幾項概念,要求以這次工程為例,將條例章程摸索出來。

    這個提議得到了董事會的高度認可,小猴子總是喜歡一招鮮吃遍天——說白了還是精細純老調三重奏。

    除此之外,蘇油還賺了一點零花錢。

    可龍里刨箭桿刨出來的那些竹絮,加上桐油和石灰蚌殼灰調製的膠灰,可是填塞船板縫隙的好東西。

    這個是中國獨有,也是中國船採用普通木材製作也能到處行駛的原因。不像西方,必須用橡木,櫸木,柚木這等高品質硬木。

    新船預計耗時六個月,運載量將達到恐怖的三千五百石!

    宋代一石小一百公斤,這就是三百多噸,江浙吳中不知道,但絕對是如今蜀中最大的大船。

    十口鹽井的產量,全靠這種船的話,需要近五十船次,好在雪鹽如今四路自身消耗掉一半,吳船和二林部運走三分之一,剩下六分之一,十船次左右,兩艘這樣的大船足以應付下來。

    為了保險,董事會決定造三艘,耗資三千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