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238章 十二平均律

    這個方法,蘇油嚴重懷疑中國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早已知道。因為他將以前曆法家的迴歸年和朔望月之間的比值,從十九年七閏提升到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閏——這兩個比值,與連分數的不同截斷值完全巧合。

    同樣的,將π值從約率的二十二比七,推到密率的三百五十五比一百一十三,同樣是連分數的不同截斷值。

    不過祖大大的數學著作,從唐代就被請出了朝廷明算考試教材——太高深,已經無人能夠看懂。

    然後,苦逼地失傳了。這就是用方塊字表述數學的悲哀。

    這是題外話,蘇油將十二平均律的計算數值寫到信裡,讓可龍里按照所記長度製造出十三根不同精準長度的銅棒來。

    銅棒剛剛到了,所以,今天我們不討論地圖,趙老頭,趕緊把臉伸過來!

    對宋人來說,沒有什麼爭執是一場賭博——現在叫關撲——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呃,還是要看一方輸光沒。

    這是一個大賭,趙老頭賭上了自己的白龜,而蘇油,則賭上了——一副眼鏡,外加一套龍昌期整理出來的《西南圖志》。

    相當不要臉,但是說話要講良心,對於朝中大佬來說,白龜的價值真沒法和《西南圖志》相提並論。

    大家都覺得自己贏定了,很划算——直到趙老頭用小銅棍輪流敲響了十三根銅棒。

    十三根銅棒,頂點完全相同,底部連接起來,是一條漂亮的曲線。

    悅耳的聲音響起,然而趙老頭的臉色越來越蒼白。

    重新敲了一次,再重新敲了一次,再重新敲了一次……

    趙老頭終於放棄了掙扎,手裡的銅棒和臉上的鬍子一樣抖得厲害:“你……你怎麼做到的……”

    蘇油洋洋得意:“這是一個有趣的數學問題,而數學,正是我的長項。你把白龜給我,我就給你眼鏡,給你《西南圖志》,再把這原理告訴你,如何?”

    趙老頭一點都沒有猶豫:“成交!”

    這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不是音樂成就,而是政治成就啊!

    宋王朝前後多次試圖恢復重建古代禮樂,其中最大的難題就是定黃鐘和諸律。

    這個真的不誇張,宋王朝集中了當時最優秀的政治家,史學家,音樂家,科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來解決這個問題,太常寺關於正律之爭,都快把朝廷鬧翻了!

    趙抃手裡拎著小銅棍繼續發抖,他都不知道該稱眼前這小子是奇蠢如驢還是曠世天才。說他其蠢如驢,是因為這小子完全不知事情的輕重。說他是天才,是因為困擾人們千年的自由轉調難題,被眼前這小子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