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539章 御史的正確方式

    有錢,脾氣好,大家也都跟他相處融洽,連帶兩個侄兒都重新融入了大宋士子的大家庭。

    不過這次貢舉的麻煩真是一波接一波,因為蘇軾不但是館閣試的出題人,還是舉試的出題人和閱卷官,直接關係到他們這些考生的命運。

    自己三家人落到蘇軾手裡,蘇軾抬不抬手都還兩說,這個還沒擔心完呢,又鬧出了彈劾事件,與烏臺詩案開始的時候幾乎如出一轍。

    蘇元貞的彈章都點名了李定舒亶,幾人擔心大蘇夫子會不會因此聯想到過去的不愉快。

    還有貢舉試題會不會受館閣試題的牽累,做了的捲紙,還算不算?

    當時擔心的可不止張珏、舒成和李儇,在座的裡邊,還有好些位都曾經心有鬼胎,忐忑不安。

    鎖院之前,大蘇曾經讓僕人給李廌送去一封信,李廌當時不在,僕人就將信放在了几案上。

    正好章持章援來拜訪他,見到了這封信,一看是蘇軾寫的,兄弟倆對視一眼,打開來看看!

    打開一看,卻是蘇軾新作的一篇文章——《揚雄優於劉向論》。

    二子欣喜若狂,拿著這封信就跑了,回家善加揣摩。

    這道題很難,因為研究兩者文章的學子很多,但是研究他們生平細節的就不一定了,得從史書裡找答案。

    這就好比如今的語文不考古文內容卻考作者簡介,說它偏吧它也不偏,說它不偏吧又有點偏,知識不全面的人也會抓瞎。

    兩人花了不少心思做這篇文章,待到考試的時候,打開試卷,正是此題!

    李廌是蘇軾門徒,模仿的是蘇軾的文風,結果那次考試當中,好多篇都模仿的蘇軾的文風。

    蘇軾在判卷時倒是沒有再作弊,將貼近自己風格的最好三篇都取中。

    最好的定為第一,第二好的定為第十,還有第三好的定在第二十。

    黃庭堅也在判卷之列,看到第二十的那一篇,都過來跟蘇軾說:“可賀內翰得人,這一定是我當年在太和縣當縣令的時候,認識的一個學子所寫。”

    那個學子指的就是李廌。

    結果等到彌封打開,大蘇都傻了,貢舉第一名是章援,第十名是章持,第二十名的,卻是一個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士子,叫葛敏修。

    大蘇以為必中的李廌,竟然下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