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469章 神機銃

    火炮只是嶲州軍工試驗場最重要的科研項目,除此之外,槍械和單兵炸藥武器,也是重點。

    長槍管的問題,幾乎已經被石富解決了,他將槍管外形由圓柱形改成了正六邊形,一下子就解決了機床夾持的問題。

    這個問題解決後,就可以用高錳鋼銑刀將軟鐵鏜孔,勾膛線,再通過滲碳和熱處理讓槍管外堅內柔,槍管的問題基本不大了。

    反而是彈藥成了瓶頸。

    像給石薇轉輪銃用的那種發射藥和底火用銅帽分離的黃銅殼子彈,加工難度太高也太貴,無法大批量生產,因此後裝紙殼彈針發搶,就成了蘇油的首選。

    最後弄出來的成品,除了六角形槍管外,非常類似於後世德萊塞步槍,外加一個毛瑟m1871的保險。

    這是一支真正意義上步槍,空槍重九斤,槍長一米三,槍管長八百毫米,還有四條右旋膛線。

    槍彈用紙筒作彈殼,將彈丸,發射藥和底火集於一身。

    裝填時用槍機從後面把槍彈推入藥窒,槍機前移抵緊槍管,機針被扳機保留在後部。

    扣動扳機後,擊針朝前彈出,刺進紙殼,撞擊底火,引燃火藥,射出彈丸。

    火藥使用硝酸鉀改良後的黑火藥,可以極大節約成本,有效射程三百到八百米。

    可以說,除了見鬼的使用壽命,東西與後世幾乎沒有區別了。

    為了提高槍管使用壽命,彈頭被迫採用了平頭鉛彈,還有部分鋼芯鉛彈,用於特殊用途。

    如今這款搶還在繼續改造當中,因為是紙殼彈,會導致火藥氣體從槍機與槍管接觸處逃逸部分,讓子彈損失部分動能。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理論上已經不難了,第一就是採用黃銅彈殼讓槍管與子彈接觸更加緊密,其二就是讓槍機,槍管和子彈被包裹起來讓氣體不至於洩露。

    最初的試驗品,看上去就像一個兵器架上橫放著一根古怪的鐵棍,待到這根鐵棍真正能夠進行有效射擊後,核心部位算是研發成功,之後才是上附屬裝置。

    該做加法做加法,該做減法做減法。

    比如槍管做好,其實無需前後厚度一致,爆炸衝擊的主要是槍管底部。

    也就是說,可以在內鏜做好之後,打磨外觀,使其成長錐型槍管,以減輕重量,調整重心。

    又比如,瞄準系統,刺刀,木柄等配套設施的設計。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這款神機銃,能夠跨越前裝滑膛槍,火繩槍,燧發槍,後裝燧發槍,象鯊魚那般一步進化到位,讓蘇油對眉山十五年工業科技成就得意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