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649章 冷處理

    “然後挑揀出十件最迫切需要處理的大事,作為今年開封府的任務,我們自己給自己加點擔子。”

    “辦好百姓要求的十件事兒,就是我們給百姓的一個大禮,還百姓一個滿意的汴京!”

    梁彥明和沈忱都傻了,這位,怕不也是拗相公那般生事的主!

    榜文張貼出去,無數貼子雪片一般飛入府衙,而蘇油卻兩手一拍,跑下面調研去了。

    開封府下轄十六個縣,祥符,開封,兩個是赤縣,賦稅為天下諸縣之冠。

    另外的那些,也是望縣,套用後世的話說,那是佔了全國gdp的極大比重。

    當然這也是有些變態,全國的賦稅,糧秣,都在望這裡搬,導致開封已經出現了大都市病。

    大都市病,表現在人口膨脹,交通擁擠,住房困難,環境惡化,資源緊張,物價高昂等很多方面。

    不過有這毛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蘇油倒是不急,先盤點清楚自己有多少底子,才能考慮做多大的行情。

    城市裡邊反而好辦,四通商號忘雨閣,十多年經濟情報分析可不是吃素的。

    反倒是外圍縣城裡,農田兼併情況,社會構成,經濟支柱等等,需要認真考察調研。

    蘇油是信不過那些縣令知縣的,地方士紳人品也堪憂,因此乾脆和張麒來了個微服私訪,打扮成投考的士子,四處流竄。

    經過調研,開封下轄各縣,還算是能看。

    首善之區,天子腳下,老百姓再慘,也慘不過陝西河北去。

    不過田土兼併得厲害,基本上各鄉土地,大多都在兼併之家的手裡,然後以宗族為單位,大部分族人成為族長的客戶。

    這些客戶和下等戶擁有的資源少得可憐,青苗法開始施行後,汴京經歷過兩次小型的洪澇災害,更是加劇了兼併的烈度。

    要破除鄉村宗族統治,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識字率,提高農民自主意識,開闊他們的眼界,產生人口流動。

    不過這是直到完成從農業化國家到工業化轉型之後,才能徹底解決的問題,就目前來說,能讓這些地裡的賦稅正常上繳,就已經是莫大的政績。

    一路調研,一路前行,兩人今日來到祥符西邊的小關村,眼見天色晚了,便去找一戶看著相對乾淨些的人家投宿。

    這戶人家裡是真窮,院子裡一個六七歲的娃子坐在凳子上讀《論語》,婦人正在趕雞進雞棚,老嫗在一邊灶棚上熬羹。

    見到蘇油和張麒牽馬進來,老嫗連忙丟下調羹:“兩位官人,可是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