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786章 沈括的外交

    這時楊遵勖但有所問,沈括只需要一個眼神,便有隨員出來舉文書應答。

    指望遼國如大宋一樣妥善保管文書那是想多了,楊遵勖回樞密院後火冒三丈,留在自己國家的這份文書,找不到了!

    於是只能反覆抽查,結果大宋答案都前後一致。楊遵勖無以應對,只好跟蕭禧一樣耍賴皮:“數里之地都如此珍惜,捨不得給我們,卻願意輕棄兩國盟好嗎?怕是反而會對貴國造成不利喲……”

    沈括回答:“師直為壯,曲為老。今遼國拋棄貴國先君之大信,而以威勢利用自己的國民,這恐怕不會對我朝不利,只會對貴國不利。”

    會談前後進行了六次,沈括每次都有理有據,遼國竟不可奪理,最後只得放棄了黃嵬山,而請以更北面的天池為國界,沈括於是帶著遼國的意思返還。

    這娃繼承了蘇頌族兄的優良傳統,一路上竟然明目張膽的在人家遼國測量地理,繪製山川險易迂直圖形,遼國人竟然不管!

    好吧其實也不是不管,中間檢查過幾次,沈括將記錄圖冊打開,全是些奇怪的數字,特麼實在是看不懂!

    不是不管,是沒法管!

    那就更爽,沈括越發肆無忌憚,最後甚至直接派出隨從,一路察訪民風民俗,人情向背,地方經濟規模,最後連駐軍數目都搞到手了。

    隊伍越走越慢,遼國人實在受不了了,派了兩支騎兵將大宋使團夾住,“禮送出境”。

    回到大宋後,沈括立刻跑到司天監,繪製了《使契丹圖》,並用木灰陶土,仿照沙盤製法,做出了遼國山川地形圖。

    趙頊下詔,拜沈括翰林學士、權三司使。

    蘇油收到消息,樂得都不行了,對章惇說道:“要是大宋所有外交使節,都像沈存中這麼無恥,那我也就放心了。”

    三月,桂州知州沈起謀劃取交趾,自稱受趙頊密旨,遣官入溪峒點集土丁,作為保伍,授以陣圖,使歲時肄習。

    接著命人以督運海鹽為藉口,聚集舟師,寓教水戰。交人與州縣貿易,一切禁止。

    張方平以宣徽北院使出知青州,臨行前,帝問方平以祖宗御戎之策,張方平回答:“近歲邊臣建開拓之議,皆行險徼倖之人,欲以天下安危試之一擲。事成則身蒙其利,不成則陛下任其患,不可聽也。”

    指出沈起那種搞法,是虛張聲勢打草驚蛇,可能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