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1702章 德政連連

    老百姓也有好處,除了之前放免積欠,還罷了天下榷酒、榷鹽、榷蠶。

    前頭兩樣早已名存實亡,但是朝廷沒有明令,地方上就還有做手腳的餘地。

    如今出了詔旨,地方官再敢亂來,御史檢察就要啟動彈劾了。

    除了這些,朝廷還同時下詔,民有親喪者,以差等與免徭。

    這是朝廷現在有了充足的役錢,役務已經成了讓老百姓樂於從事的差遣,因此家中有喪事的,朝廷出於人性的考慮,特意予以免放。

    受惠者其實也不多,但是影響巨大,“仁孝”兩個字,大宋從來都拿捏得死死的。

    九月趙煦帶領群臣觀禾之後,所有人都知道,陛下親政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但是趙煦沒有表現出一點急切,反而將一切勸他親政的奏章留中,同時出旨,再次聲明兩宮一體。

    還特意下旨賞賜天下州縣上報的孝子,強調大宋以仁孝治天下。

    即便高滔滔一再阻止,趙煦依然命門下賜徐王顥,荊王頵劍履上殿。

    還有一件事情也能說明趙煦的態度,節前大蘇搞了一次聚會,包括蘇門四子裡邊的三個,大家以元日為題作詩。

    秦觀做的那一首其實不咋地,卻得到了趙煦的欣賞。

    攝提東直斗杓寒,驟覺中原氣象寬。

    天為兩宮同號令,不教春歲各開端。

    元祐八年的春節比較奇特,因為元日與立春是同一天,蘇油只會抱怨老天剋扣了自己的假日,而秦觀卻以此立意,在詩中將之譽為是上天給予“兩宮同號令”的祝福。

    這個馬屁精巧絕倫,趙煦果然“龍顏大悅”,還特意去翰林院表揚了兩句。

    乙巳,梁燾再次上奏:“先帝大臣多以材進,可稍複用,委以別都名籓,以全終始。”

    這又是揣摩聖意。

    一朝天子一朝臣,趙煦親政之後,朝中肯定要大換血,梁燾的意思是要讓先帝與太皇太后重用過的那些大臣能得優去。

    言外之意,還是提醒趙煦,該著手換班子了。

    同樣,奏章被趙煦留中。

    甲申,一道比放免天下積欠還要重要的詔書出臺:“朝官、宗室,大中大夫、觀察使以上,許各佔永業田十頃。餘官及民戶願以田宅供祖宗饗祀之費者,亦有等差,聽官給公據,改正稅籍。”

    這又是一項大德政。

    永業田是唐時的稱呼,唐代行軍功爵制度,丁口永業田二十畝,此外的土地,必須靠軍功獲得。

    主人死後,除了永業田可以由兒孫繼承外,其餘功賞土地,國家收回,重新分配。

    到了宋代,永業田的性質發生了變化,高滔滔這項措施,規定了官員、宗室佔有免稅土地的上限——十頃,這遠比以前的規定縮減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