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 作品

第926章 上香

    很正確,很有理,可是王珪很不願意。

    憑什麼我就只能當一輩子的次相,或者當空名首相,實權在握它不香嗎?

    蔡確明白王珪的心思,再扎一刀:“蘇明潤強識明敏,都下喻之雍和比富弼,識問比陳襄,強幹比韓琦,周至比丁謂。”

    “吳充曾經上奏,請召蘇油,理由是經國幹臣,不當久外,中樞乏賢,積事如山。”

    “相公,蘇油入朝,當然也不會影響你中樞職要,只是難得稱意而已。如今看來,相公是光風霽月,必可包容,卻是蔡確多慮了,這便告退。”

    “等等!”王珪脫口而出,說完都覺得有些可恥,趕緊遮掩但:“蘇明潤的吏能天下第一,這是公認了的。其德性自小便得昭陵皇帝嘉許,也是公認了的。”

    “仕途十八年,每一步都走得很穩,他入朝堂,是眾望所歸。只要陛下相召,我當然不能有異議。”

    這話說得很巧妙,也沒有把柄。

    言下之意,皇帝相召,所有人都不能反對的情況下,你蔡持正還能有辦法?要是想利用我當出頭鳥,那就是想多了。

    蔡確拱手道:“唉,其實吧,宰執大多為官甚正,立身無瑕。蔡確身在臺諫,發現這些人的問題啊,多出在子侄親人身上。”

    王珪立刻想到了自己最看不慣的那個人:“蘇軾?”

    蔡確說道:“相公想差了,我說的是吳相公,瘰癤太平,本來就是個笑話,他那個兒子吳安持更是專營衙內,如掮客一般。”

    這裡又是個典故,

    曹太后很久以前曾經做了一個夢,夢裡有神人對她說過:“太平宰相項安節。”

    曹太后醒來,將這個夢告訴了趙頊,趙頊登基以後,便偷偷調查,在朝臣裡邊尋找,結果遍詢吏部,都沒有叫這個名字的人。

    直到吳充做了上相,脖子上長了個瘰癤,百藥不瘥。一日立朝,項上腫如拳。

    太后見了,偷偷告訴趙頊:“此真項安癤也。”

    蔡確現在故意拿這個典故在王珪這裡貶低吳充,說他是因為瘰癤應夢之故,才被趙頊立為首相的。

    王珪說道:“吳安持不是已經外放了嗎?”

    蔡確低聲對王珪說道:“外放後處事不明,貪汙受賄,御史臺已然拿到了鐵證,這次無論如何都能扳倒他爹。”

    王珪挑了挑眉毛,搬走吳充,自己仕途就去了一個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