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刀 作品

第四百七十五章 祠堂

    結果祠堂到底也沒支稜起來,因為李咎和城陽還是要回京城去安家。雖則李咎老家在“青山城”附近,到底既沒有祖墳,又沒有族田,並不符合古人心理的“祖宅宗祠”所在。

    且李咎將來回金陵紮根的可能性並不大,他的後人就更難回來了,即便要自建宗祠,也是建在京城更合適些。

    李咎被人教明白了這些彎彎繞繞,也就沒再繼續盤這個。

    春耕已然開始,又是技術站最忙碌的時節了。

    去年一整年李咎都不在,主要課程全是通識課和類似“行政管理”的實際操作課,現在那些使者、學生,個個都能白手起家搭個框架來,還能擺平當地的地方豪族勢力。

    曾經大部分人都看不太上下里巴人的社會,如今也老老實實,願意和佃農、苦力們坐著談事兒。至於算賬看賬簿、查漏洞、查虧空,更是不在話下,基本完成了從空談家到實幹人的轉變。

    李咎的北行確實影響到了他們的進度,但是這也沒辦法。

    他們倒沒閒著,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開春,他們幾乎走遍了金陵方圓三百里的地方,搭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技術站。

    陰差陽錯的,金陵治下的技術站體系,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只等這些使者學生換成正經任職的,就和李咎預想的不差什麼。

    從金陵技術站到各個村落,新技術和新知識傳播通道非常明確,獎懲、收支、任免,全部有章可循。他們推廣的第一代技術就是李咎因地制宜弄的堆肥技術。

    堆肥技術早就已經在研究了,不過隨著工匠和農夫不斷研究,現在技術早就已經革新了好幾代,並且逐漸演化出了不同效用的肥……雖然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至少他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並且李咎在查閱他們的“實習記錄”時,發現辛秀才提到在田間堆肥發酵時曾經出現過莫名其妙的失火事件,他後來又提了幾次,都是在追查這種失火事件的成因。

    起初辛秀才以為是當地村民中嫉妒或不滿技術站的那小部分人蓄意縱火破壞,這在本地並不罕見,每個村子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害群之馬,區別只在那個村子的村長里老族老和其他村民能不能管控住。

    但是時間一長,辛秀才得到的結論是這還真不是人為的,而是無心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