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刀 作品

第一百六十九章 飛梭

    最先發現紡紗速度過快,織布跟不上趟的是何藥娘。

    只是在培訓自願報名的女工的幾天功夫裡,何藥娘就敏銳地覺察到了供需之間的巨大矛盾。

    走錠精紡機將紡紗效率提高了數十倍,紡出來的紗線粗細可調,柔韌結實,非常好用,紡多少就多少可用的線。但是織布的人手就那些,織布機也只有那麼多。

    現在荒山上的織布機可以消化掉騾機紡出來的紗線,可是按照李咎的計劃,大規模組裝之後,整個青山縣的織布機加起來都用不完這些線。

    何藥孃的結論有理有據,她拿出了整個青山縣的人口、會紡織的女工的估測數量、織機數量、織機消耗紗線的速度、滿載騾機一天出紗量,列的一張表格,加減乘除一通操作,結論是至少需要再增加四千架織布機才夠用的。並且增加織布機時需要從現有的紡紗人裡抽走人去織布,單純地增加織布工人,而將現有的紡織工放著不動,還是會有紗線供大於求的問題。

    李咎知道李園也有人平時以織布為副業,於是叫來吳管家,打聽好誰房間有織布機。

    吳管家回說,李園以紡織為副業的人約有七八人,大多數都是女子,倒有一個男子,便是給李咎畫三國插圖的繡樣張了。

    繡樣張反應遲鈍,智力稍微有點問題,但是極擅長模仿,耐得住枯燥的工作,反而很適合紡織一類比較機械的勞動。只要告訴他在哪裡做什麼,繡樣張就能坐在那兒重複做一整天。

    因而張老母和吳老孃請教一番,最後讓兒子學了織布。尋常織工織布,常因為情緒和生理變化下手有輕重緩急,布匹織出來也會有細微的差別。繡樣張不一樣,他織布是機械的重複,從早到晚織一整天都不會有啥變化。

    今天繡樣張也在織布,李咎便直接去了繡樣張家看織布機。

    其實這個年代的織布機已經比較發達了,手足並用、上下分經,是經過許多年發展到現在出現的定型。如無意外,要進入電氣時代,才會有新原理的機械取代這種織布機。當前階段,想再次提高織布機的效率,只能在動力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