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予漁 作品

第333章 ·擬旨

    中書當時的值班知制誥正是宋綬,皇帝命他負責起草貶責寇準的文書。

    宋綬領了聖意,皺眉許久,久久不曾落筆。

    丁謂在一旁道:“宋大人,你在猶豫什麼?聖上的旨意,你沒聽明白嗎?”

    宋綬無聲地看了一眼丁謂,未曾答話,而是垂眸,落筆寫下草擬詔書。

    宋綬向來敬重寇準,如今皇上卻要他親手寫貶謫寇相的詔書,因而詔書中的一字一句,宋綬都斟酌再三,既不能惹惱了天子,又不願讓寇準擔上不存在的罪名。

    因而他字斟句酌,這份詔書擬得十分艱難。

    擬畢,呈送給皇帝。

    皇帝看罷,點頭:“就如此下詔罷。”

    按照大宋詔書下發流程,一道詔書經過中書舍人“制詞”、“書行”與給事中的“書讀”等三道關卡之後,如果都沒有發現問題,就可以成為正式的政令,交給宰相機構的分支——尚書省執行了。

    而且作為正式政令的詔書,必須有宰相副署。

    宰相如果不副署,詔書也無法生效。

    寇準如今被罷相,詔書也就只能由參知政事丁謂終審。

    丁謂拿到詔書後,發現宋綬所寫文字只是輕描淡寫地提了幾句寇準瞞報天書一事。

    丁謂十分不滿意,便命人叫來宋綬,似笑非笑道:“我聽說宋大人滿腹文章,想不到一紙詔書寫得縹緲無根、令人難以信服,原來你這位中書舍人竟不懂如何編排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