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予漁 作品

第109章 腹中飢

    “大人明察,下官實在是報復心切,為便宜行事,才叫人將顧易關到商船裡的。就算給下官十個腦袋,下官也實在考慮不到那麼多呀。”

    林先道跪在地上,腦袋深深地垂著。

    王欽若也不睜眼,似乎對林先道的話並不怎麼關心。

    “火沒燒到本官身上,本官自然樂得隔岸觀火。只是想提醒林通判一句,顧審言的人已經在湖州截回了顧易,接下來他會怎麼做,可與本官一點兒關係也沒有,林通判是個聰明人,好自為之。”

    說完這話,王欽若擺了擺手:“來人,送客。”

    下人將林先道送走後,太師椅上的王欽若才睜開眼睛。

    “跳樑小醜一個,敢在本官頭上動土,活得不耐煩了。”

    “那顧易若沒什麼事還好,若有個什麼好歹,顧審言定不會輕易放過林通判,屆時,杭州知府就是大人一人的了。”

    從裡屋走出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恭恭敬敬地坐到王欽若面前,語氣恭維。

    王欽若直了直身子:“多虧恩師提醒,這等不用自己動手,就解決了敵人的事情,還真是叫人痛快。”

    雖然林先道只是一個通判,然而如今,通判卻並非知州的屬下,而是差不多與知州同級的官員。

    宋朝建立前經歷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五代十國亂世之所以出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唐朝後期對地方政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太祖黃袍加身後,為了監督地方上的文武官員,安排了通判這個職務。

    這樣一來,通判可以隨時向皇帝彙報情況,皇帝能夠掌握地方的各種行政信息和人事變動,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

    故而在宋朝,通判雖然級別略低,但卻不是知州知府的副手或者屬下,它屬於位高權重的輔佐型高官,有質詢權和否決權。

    通判縱覽全局,一州的大小事務,事無鉅細,他都可以過問。

    除了刑獄訴訟事務外,還有權力過問糧食運輸和水利工程,以及田產物權方面的事情。

    王欽若被皇帝貶到杭州,林通判雖然表面對其言聽計從,可私底下,他的心思,王欽若卻也拿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