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予漁 作品

第284章 ·結緣徒傷感

    晏殊長吁一聲:“結緣徒增傷感,在下是再也不會娶妻了。”

    原來,晏殊十三歲時,洪州通判李虛己特別賞識這位少年才子,欣然將女兒許與為妻。

    李虛己喜好詩文,精於格律,曾以詩法授於晏殊,晏殊和原配妻子李氏也夫妻恩愛,相敬如賓,可惜好景不長,李氏在兩人成親後不久故去。

    後來晏殊又娶了屯田員外郎孟虛舟之女,本以為可以攜手一生,可好景又不長,孟氏又故去了......

    接連送走兩位妻子,晏殊備受打擊,沉溺在悲傷之中,身邊好友知道他的遭遇,為了讓他早日走出悲痛,不遺餘力地為其介紹適齡女子。

    眾人聞言,悵然感慨了一番。

    朱說道:“是啊,結緣徒增傷感,這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像杜小哥和小塵姑娘這樣心心相印、時時相伴呢?”

    “朱兄此言,大有緣由?”

    “只是隨口一嘆罷了。”朱說笑笑,問杜青衫,“對了,杜小哥,你們二位的婚事可定了?定在何時?我看看我是否能趕上喝杯喜酒。”

    杜青衫:“朱兄是要離京嗎?”

    “確有離京打算,一則,家中尚有老母,此番為接母親到身邊奉養;二則,不瞞諸位,我實乃望亭範氏子孫,因父早亡,母親改嫁,故改姓朱,今次回去,欲復範姓。”

    他輕描淡寫的三言兩語,聽得眾人一時笑意凝固。

    尤其宋綬和晏殊,他們都曾在睢陽應天府書院讀過書,也是在那裡結識的朱說。

    彼時朱說乃書院中讀書最刻苦,生活最簡樸之人,他每日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之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就吃,吃完繼續讀書。

    同窗們看不過去,給他送來美味佳餚,他卻一筷不動,言道:“我不是不吃,而是不敢吃,擔心自己吃了這大魚大肉後,咽不下去粥和鹹菜。”

    一個自幼父親早亡的孩子,跟著母親改嫁。

    在朱家,繼父待他好不好?有沒有被人欺負?何時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這麼多年又是以怎樣的心情勤學苦讀?

    “原來如此,那小弟藉此春酒一杯,祝範兄一切順利。”杜青衫先笑著打破沉寂,端起一碗春酒一飲而盡,“我和小塵的婚事定在六月初六,算腳程,來回開封和蘇州時間雖夠,卻不甚寬裕。不過範兄放心,小弟會留著你那份喜酒的,等你接了母親回來,我等定然一起,給老人家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