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加冰 作品

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

後世多言唐朝盡伐關中草木使水土流失之罪,既如此那乾脆就推廣大豆與後世增產之法,再配大豆之輪作,想必亦能令天下人果腹。

李世民哈哈大笑,對此不以為意道:

“有立德立本之傳神畫作,讓御廚一觀亦有等同之效也。”

而被李世民盛讚的閻立德則是忙的已經沒力氣去作什麼回應了。

光幕展示豆製品的這一段,畫面切換飛快,畫面中出現的菜品又可稱繁多,若非兄弟同心清楚分工,以及短時間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閻立德很難想象要如何才能畫下來。

誇讚完閻氏兄弟,李世民已經在興致勃勃的展望了:

“今歲又有滅吐谷渾之功,等諸夷齊至賀唐,必教爾等知曉何謂盛唐華夏之風也!”

經過後世解釋漢武帝統過年之功績,李世民自然也不願落於人後。

照貓畫虎誰不會?若論武功他李世民並不覺得將來能輸漢武了。

有此等強悍武功作保,那上國風俗,諸夷必欣然而摹習也。

【從臘月二十六起至二十八,各地的過年風俗可以說大同小異,無非就是三項:

燉豬肉,宰年雞,發白面。

現在我們聊起來古代的養豬史,往往也會有類似豆腐缺漢唐正史記載的弔詭之感。

一方面來說,華夏的養豬史非常的長,早在殷商時期豬就是祭祀所用的絕對c位。

周代將按照祭祀規格分太牢和少牢,就是俗稱的天子祭禮和諸侯祭禮,兩個lv的祭品當中,豬都是不可或缺的。

而後來從秦漢至南北朝,豬也一直都是民間祭祀首選,而且一般來說古代文獻中如果沒有特別註明,那麼“肉”一般來說指代的就是豬肉。

豬這種家畜與古代聯繫之緊密可見一斑。

另一方面來說,關於古人到底吃不吃豬肉,也是現在挺常見的爭論,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但這個爭論實際上多多少少也是有點拿今朝的劍去斬前朝的官的意思。

從歷史文獻角度看,在宋代之前,豬作為家畜來說,更多的是看重其功能性,而非可食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