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制度必須乾淨,職責必須明確

“我朝不也如此嗎?”

王隨納悶道:“宰相、三司、樞密院向皇帝負責,統籌諸部。”

“大宋完全不一樣。”

趙駿搖搖頭,否認道:“大宋的更加複雜,亂七八糟的官職太多,導致冗官問題,職責不明確問題,行政效率極其低下。這弄得皇帝的權力小,百官的權力也小,大家都開始不幹事,那朝政不就廢了嗎?”

呂夷簡不滿道:“誰說我們沒幹事,政事堂每日要處理的公務何止上百件?”

趙駿雙手一攤道:“然後呢,有什麼卵用嗎?大宋是強兵了還是強國了?靖康恥還在前面等著呢。”

“我”

呂老登又被噎住,悻悻說不出話來。

“這個框架基本是最合適的框架,後世英國,英國國王是國家元首,首相為政府首腦,由英國首相進行執政,下面組建內閣,內閣有諸多部門,各部門各司其職。”

趙駿就繼續道:“明清時期算是封建權力的巔峰典範,也是差不多的概念。皇帝、內閣(軍機處)、六部,再到中下層各衙門機構,進行規範化治理。這樣一旦出了問題,就能夠層層問責,從而確定責任在誰的身上。”

“唔”

趙禎微微點頭,沉吟說道:“那各個部門又該怎麼細分呢?”

晏殊想了想道:“以前漢龍在政制院會議上提過,當時他說會進行確定各部職能規劃,如今想來應該已經做好了。”

“嗯。”

趙駿應了一聲,隨後點了下鼠標,ppt下一張圖就出現了各部門職能。

他說道:“你們看,三司原本是用來牽制宰相,讓宰相失去財政權,但這樣把整個大宋的財政權握在一司,包括兵器製造、財政收支、糧食漕運、戶口、賦稅、榷酒、鹽鐵等等,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事情。”

趙禎問道:“你的意思是?”

“取消三司,元豐改制的時候,就取消了三司,歸併於戶部。這其實也不合理,因為歸併於戶部,只是讓原本沒有實權的戶部變成另外一個三司而已,並沒有讓三司有什麼實質性變化。”

趙駿說道:“我們完全可以把三司取消之後,設立工商部、財政部、民政部、交通部、自然資源部、稅務部等等。工商部負責商業管理,財政部負責財政收支,民政部負責戶籍人口,交通部負責漕運,資源部負責礦產,稅務部負責賦稅。”

眾人互相對視,王曾遲疑道:“這樣豈不是把原來的三司職能分出了六個部門?會不會導致冗官進一步加劇?”

“本來就冗官那麼多了,放著那麼多閒散官員,還不如給他們找點事做。”

趙駿樂道:“難道你們還真讓我大量裁減官員不成?”

眾人互相對視一眼,然後呂夷簡第一個站出來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臣以為知院之言,甚有道理,這官制必須要改!”

“不錯,如今天下官員冗散居多,每年又有那麼多門蔭、進士,官職根本不夠,多出來那麼多部門,正好安置這些官員,對於我大宋來說,也是件好事。”

“臣完全贊同知院的想法,這簡直是神人般的構思!”

“臣附議。”諸多宰相們紛紛起身贊同。

開玩笑。

他們宰相們也是有自己的政治團體。

范仲淹為什麼被反對?

還不是砸了天下官員的飯碗,所以才導致官員們群起而攻嗎?

現在趙駿不僅沒有裁撤冗官,還增加了那麼多職能部門安置閒置的官員們,這對於他們來說豈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既然涉及到自身利益,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唯有范仲淹在旁邊一頭霧水。

怎麼回事小老弟。

說好支持自己慶曆新政,解決冗官問題的呢。

咋地又變卦了?

這麼搞不是讓自己為難嗎?

范仲淹聽到趙駿的“奇思妙想”,不由得用一種幽怨地眼神看向他。

不過他也知道趙駿可能是有別的想法,倒也沒反對。

趙禎聽到諸多宰相都同意,稍微沉吟了一會兒,便也點點頭道:“嗯,大孫若是覺得這樣能精簡機構,提高行政效率,就這麼辦吧。”

趙駿就笑著說道:“那肯定是可以的,原來的部門本來就太臃腫,把職權細分明確,把責任劃分清楚,對於行政效率有好處。”

“除了三司以外呢?”

趙禎想了想,試探性問道:“樞密院要不要改制。”

趙駿掃了他一眼。

顯然軍隊是趙禎的底線。

雖然樞密院沒有發兵權,但當時皇帝發兵需要經過樞密院。

由樞密院統籌士兵,裝備以及糧草。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雖然發兵權在皇帝手裡,但軍隊調撥也需要樞密院。

如果樞密院又被分權了,那皇帝的兵權也會受到影響,這也是為什麼趙禎會關注的原因。

趙駿搖搖頭道:“暫時不改軍制,軍隊的問題太大,是一個比冗官還要麻煩的火藥桶,一旦點燃,後果不堪設想。先把官制做好,再進行政治改革,最後再進行軍隊改制吧。”

“嗯,這樣最好,也是穩妥的辦法。”

趙禎聽到趙駿並沒有打算立即改革軍制,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算落地,便追問道:“難道只有三司要改嗎?還有別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