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

宋代商稅非常嚴格,各個道路、關卡都有交稅場務,對於那些逃稅漏稅的商人也有很高的懲罰。

除此之外,稅丁以及商稅院的官員們也樂忠於找各種由頭收稅。

不是因為這些稅收到自己口袋裡,而是這些稅上交之後,朝廷會根據一定比例將錢發放下來。

也就是說,商稅院的稅務官員和稅丁是沒有工資的,他們的收入取決於你今年收了多少稅。如果稅多的話,工資就高,稅少的話,工資就低。

《宋史》中記載:“商稅所三司皆用文臣,無定額俸,每官領銀三百兩。”

所以總結來說。

稅務盤剝如此嚴重,還是上面的政策問題。這就不是打擊幾個貪官就能解決,而是需要國家層面的稅務法改革才行。

趙駿其實一直知道這事,他這次下基層,一是先看看淮南的情況,看看淮南旱災裡面有沒有內情。

二是去考察地方農業情況,瞭解目前大宋基層農民負擔有多重。

三來就是親自看看商稅情況,看能否尋求變革。

至於懲治貪官汙吏之類,看到了就順手辦了,並不是主要解決的問題。

田昌說的問題是嚴重,但需要他深入瞭解,慢慢改變這弊端。

“其實說明白點,就是朝廷需要收那麼高的稅,需要通過壓迫百姓和商人來維持國家。”

趙駿也沒有隱瞞,直言不諱道:“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通過朝廷的政令改變收稅方式才行。可要想改變收稅方式,至少現在做不到,因為朝廷還要錢維持龐大的軍隊以應付邊境。”

這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了。

田昌此時才明白原因,倒是也沒有失望,只是苦笑道:“原來如此,那小老兒倒是明白了。”

趙駿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家要維持穩定。”

田昌微微點頭。

此刻船隻在距離應天府五六里處拐彎,緩緩駛向了一條支流,接著在支流一個漁船小碼頭渡口停下。

結果才剛停船,旁邊河岸的低坡下就衝出來一群如狼似虎的稅丁,衝著他們嚷嚷道:“又來了一群避稅的,眾弟兄都出來,把他們圍起來。”

趙駿皺起眉頭。

想來為了防止有人從小道帶貨物入應天府販賣,商稅所的人就在周圍河流、小路,派了大量稅丁埋伏,難怪宋朝能收到商稅呢。

但這稅收的也太頻繁了,剛剛在寧陵才叫過,現在又要交,獸走留皮,雁過拔毛都不過如此啊。

怕是村裡的狗路過都得交兩文錢稅才能走。

趙駿揮揮手。

江大郎就上去交涉了一番。

還是那套說辭。

說是去淮南換崗的禁軍士卒,有朝廷的批文以及腰牌應付。

只是雖然是禁軍,卻免不了依舊要交稅。

又是兩貫錢花出去了。

他們也不能在這裡停船,被稅丁們指揮著依舊是勒令他們停在應天府碼頭。

不得已最後他們還是被要求回到了應天府。

到應天府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六點多鐘,這比原定的五點鐘晚了一個多小時,天色還沒有暗,城外碼頭鬧市人已經少了許多。

大量南來北往的船隻停在了應天府城外的碼頭處,這些都是過路的,如果是進城做買賣的商船,則會順著漕運運河進入城內,停在城內碼頭。

趙駿他們並不入城,如果中間沒有兩次被稅丁攔截交稅,沒有田昌的船隊阻攔的話,恐怕他兩個多小時前就已經出現在應天府外圍的村莊,去下基層考察了。

主要也是京畿路以及周邊的情況趙駿其實知道,當初他就多次出城調研城外的農田,並且在執掌皇城司後,皇城司在京畿路開始擴張,權限遍佈整個京畿路,調查報告已經交到了他的桌上。

而應天府的情況他也稍微瞭解一些,不過還是要實際看看再說。

只是今天天色已晚,顯然不是時候。

趙駿就問田昌道:“田東家,今日天色晚了,我們打算就在船上渡過一夜,明天還要留在應天府,也不知道具體待幾日,你要是有事的話,可以先離開。”

田昌忙道:“小老兒願意跟隨在知院左右,本來恰好來應天府也是有些生意要做,不過我有兒子在船上,讓他去做就好。”

趙駿想了想,猜到田昌可能是有話要對自己說,便就說道:“那行,你今日就跟我住在船上即可。”

說著他看向前方,遠處田家的商船,有點納悶道:“田東家,我有些疑惑。”

“是。”

田昌應了一聲。

趙駿問道:“我也瞭解過這大型商船,能載重十多萬斤,去汴梁的茶葉也就只能載十二萬斤,需要那麼多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