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調研應天府,田昌有冤

田昌就笑了起來說道:“知院有所不知,這載去汴梁的船隻能十二萬斤,但還可以去別的地方,比如應天府,同樣可以載十萬斤。另外除了茶葉以外,還要載糧食去汴梁,從南方收的糧食價格低些,再從汴梁僱人入中,便能拿到茶引。”

“原來如此。”

趙駿這才知道為什麼田家居然有這麼多大船,看來人家生意做得的確大。

田昌又道:“除了這茶葉、糧食以外,還有就是銅錢了,其實我們每趟獲利都不多,也就幾萬貫,一年下來獲利不超過十五萬貫。但南來北往做生意,必須要準備大量的銅錢,前面那船上就有九萬貫錢,重達五十多萬斤。”

“好吧。”

趙駿苦笑道:“看來南方儘早開交子務也能夠方便你們了。”

田昌陪著苦笑。

別看田家做生意那麼大,但這已經是極限了。

本身宋朝漕運雖然發達,可在沒有交子、銀票的時代,你想做大宗商品交易,就必須出門帶那麼多錢和東西,十萬貫錢,相當於六十四萬斤,320噸重,至少得用四艘大漕船運輸。

然後一趟商品價值能達到三十萬貫的話,沿途過路費都得交個五六萬貫。再扣去各種成本,他們真就是沒多少賺頭。

所以宋朝商貿屬於是邊繁榮邊衰落,完全是朝廷在將百姓、中小地主以及商人往死裡壓榨,才能每年都有那麼高的稅收。不然南宋也不至於靠半壁江山,收到一億多貫稅,比明朝那每年兩千萬兩左右的稅高了何止五倍?

趙駿把一切看在眼裡,也就沒多說什麼。這些東西至少現在他沒什麼辦法,要想辦法改變大宋這種畸形的財政,,還是要等老範那邊解決了西夏和遼國的入侵,才能慢慢改革,而不是急於一時。

船隻停靠在岸邊,很快一夜過去,翌日清晨,趙駿他們下了船隻,也沒有進應天府,而是前往應天府外圍的農村,去看看那裡的田地情況。

他們走了一天,去了很多村子,跟汴梁的情況差不多,自耕農有,但和地主的數量已經是一半對一半。

也就是某個村子,或者乾脆周圍幾個村子加起來,數千畝田,都被一個地主或者兩三個地主佔有。然後就是有一定富農階級,再下面就是約一半的自耕農。

這對於農業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趙駿視察發現,很多地主都有大量的佃戶、長工和短工,找人打聽才知道,近在咫尺的淮南東路大前年旱災,從前兩年開始,就有很多人逃荒過來。

有的想去汴梁,有的留在了應天府,但手工製造業畢竟容納有限,還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只能給地主幹活。

黑心地主有,善心地主同樣有,這種事情能瞞住高高在上的皇帝,瞞住那些尸位素餐的百官,卻瞞不過那些百姓,走到農田裡,鄉野間,找人問問便一清二楚。

哪怕很多農民不敢惹事,什麼話都不敢說,可也有敢說的,反正也就是幾個素未謀面的外鄉人,又能怎麼樣?

趙駿沒說什麼,只是記錄在案。

這些事情都是冰山一角,他不可能馬上暴露身份去懲戒地主,寫了劄子送回汴梁,讓呂夷簡他們去處理就行,他還要隱瞞身份去別地繼續調研基層情況。

就這樣一連四五天,趙駿都在應天府周圍農村、縣城溜達,京東西路轉運使以及應天府尹根本不知道自己地頭上來了位大爹。

直到第六日,趙駿對應天府周圍調研得差不多,清晨時分準備離去,上到了船,忽然扭過頭對田昌問道:“田東家,這些日子你跟在我身後鞍前馬後,連生意都不做了,怕不止是為了巴結我吧。”

田昌先是一愣,隨後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一般,猛地跪在地上,對趙駿說道:“還請知院為我張賢弟做主,亳州知州郭承祐,為奪張家祖傳之物,設計將張家害得家破人亡,連我那賢弟都被他捏造罪名殺死!”

趙駿的眼眸,瞬間就冷了下來。

更新不穩定,也不理想,倒不是卡文,主角調研過程沒必要寫得太詳細和冗長,基本上就算是沿線砍過去就完事了,但我身體著實欠佳,肺都快咳出來了,我一直以為陽結束了,沒想到一直都存在,還有各種各樣的變種,大家都要注意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