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二十五章 遼宋戰爭打響

二是增加國內賦稅,向屬地的漢人、女真部落、蒙兀部落索要糧草、賦稅以抵消軍用開支。

可跟宋朝打消耗戰,遼國有那個實力嗎?

他們可不像宋國那麼有錢。

所以遼興宗耶律宗真現在確實有點騎虎難下,不知道是打還是退兵。

打吧。

現在的宋軍邊防可比檀淵之盟時強了太多。

不打吧。

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墮了大遼威名不說,萬一宋朝見遼國軟弱,斷了歲貢可怎麼辦?

這可是遼國重要的經濟來源啊。

耗到了十二月,最終遼興宗還是決定打一波試試水,萬一贏了呢?

主要還是他實在有點耗不下去了,以前存的一點家當都快用完了,再繼續耗個一年半載,遼國國內的經濟能直接崩潰。

十二月九日,遼國大軍悍然南下,一路主力從雄州南下,直取宋國軍事重鎮高陽。一路從安肅南下,過保州直取保塞。最後一路則從定州繞道,進攻望都。

這三地都是宋國的軍事重地,而且還是糧草的主要囤積區,如果能夠隨意攻克任何一地,對於宋軍都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有利於遼國繼續施壓。

但可惜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遼國三路大軍,自然不是無視邊境密密麻麻,多達上百座的堡壘、軍寨,以及容城、安肅、遂城、歸信、北平、雄縣等十餘座城池。

他們如果想直達宋軍的糧草後勤中樞,就必須要對這些地方施加壓力,至少要保證他們不會對遼國的後勤補給造成困難,因此勢必就要分出兵力圍困外圍堡壘。

歷史上澶淵之盟遼國也是兵分三路,進攻宋國幾個重鎮,並且拿下了遂城和定州,生擒宋軍將領,讓遼國聲勢大震,嚇得宋真宗趙恆差點遷都南逃。

之後遼國直接孤軍深入,完全沒有在意身後的宋軍其餘城池,直接深入殺到大名府,打到了澶州城,也就是後世濮陽城外。

但實際上此時的遼軍身後還有大量宋軍,正常情況下,宋軍展開合圍,斷掉了遼國的後勤補給線,遼國絕對不可能這麼猖狂,在澶州城外如此耀武揚威。

奈何宋軍太拉了點,信安、霸州、莫州、雄州、滄州、清州等地數萬宋軍根本沒有遭受遼國的攻打,可他們卻只能龜縮在城裡根本不敢出來,以至於遼國長驅直入殺到宋國腹地。

要不是宋國運氣好,通過八牛弩射殺了遼國大將,再加上遼國孤軍深入,糧草有點跟不上,蕭太后擔心腹背受敵,主動提出和談,以趙恆自他老爹的那逃跑能力,怕是寇準再怎麼勸說,他都能跑到福建去了。

而現在的形勢對於遼國來說,可比澶淵之盟嚴峻得多。

一來澶淵之盟後,趙恆喪心病狂地在邊境加修了大量堡壘城池,又增派了十多萬大軍,讓河北駐軍達到了二十餘萬。

二來宋國武器裝備進行了迭代,雖然還是以冷兵器為主,卻增加了大量熱武器用於守城。

三來如今遼興宗面臨的可是剛剛經歷過宋夏戰爭的西北精銳邊軍,主將也是富有謀略的范仲淹,可不是高梁河之戰後,被趙光義害得嚇破了膽的那群酒囊飯袋。

西北軍剛剛打完勝仗,又得到朝廷的獎勵,士氣正旺。范仲淹許諾,若是此戰大敗遼國,必須犒賞三軍,使得將士們的士氣就更加高漲。

這種情況下,別說遼興宗,換了他爹遼聖宗巔峰時期的遼國大舉南下,估計都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攻破宋軍的烏龜殼。

可顯然耶律宗真也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上。

十二月十日,巍峨高大的雄州城上,張亢正在眺目西邊,在遠處的地平線上,浩浩蕩蕩的遼軍如潮水一般向著南方洶湧而去。

此時的張亢現在是河北東路安撫使,他在宋夏戰爭中實在是太耀眼,再加上他於景祐元年做過安肅軍知州,還曾經上表趙禎,分析遼國局勢,熟悉遼國情況。老範自然不願意放過這個寶貝疙瘩,於是就把他調到了河北來。

目前陝西路那邊主要由龐籍、王堯臣、王沿、劉平、文彥博等人在治理,范仲淹帶著王德用,調集了大概五萬西北邊軍精銳到了河北,進行了周密佈防。

原來的河北軍隊主要佈置在了河間府、定州、深州、滄州等地,而西北邊軍精銳則放在了雄州、安肅、保州、保定等邊境。

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

河北軍隊戰鬥力肯定沒西北邊軍強,如果把他們放在前線,萬一遼國攻破了一個城市,就很有可能造成軍心渙散,直接大崩潰。

西北軍在後面,說不準就要被河北軍帶著崩盤,那形勢就徹底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