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二十五章 遼宋戰爭打響

所以西北軍就是在前面頂住壓力,如果遼國大舉進攻,西北軍只需要完成防守任務,范仲淹也能從容調集援軍支援,配合西北軍對遼國展開防守反擊。

至於遼國若是繞過西北軍也不怕。

相比於河北軍,西北軍是敢於野戰的,遼國繞開他們去進攻腹地,後勤補給線勢必會遭到西北軍的嚴重打擊,到時候看誰能耗死誰。

因此老範不愧是深諳烏龜殼碉堡戰術以及防守反擊戰術,這麼佈置堪稱是完美。

此刻張亢看到城外的遼軍,指著外面對手下的狄青等人說道:“範相公言中了,這必然是遼國想要繞開我們,直取我們後方的腹地。”

折繼閔年輕氣盛,高聲喊道:“帥司,出戰吧,就這樣讓遼軍如此大搖大擺地從我們城外經過,末將丟不起這個人!”

“出什麼戰?”

張亢瞥了他一眼:“遼國十多萬大軍,我們就從西北帶了五萬人過來,還都分散在各地,難道要我們幾千人去大戰城外數萬遼軍嗎?何況你怎麼知道這不是遼軍的誘敵之計,故意引誘我們出城?”

“額”

折繼閔就不說話了,張亢在西北打出了名堂,威望很高,而且還是一路帶著他打的,他哪裡敢跟張亢頂嘴?

張亢教訓完折繼閔之後,又讚賞地看向狄青道:“漢臣,你有什麼想法?”

相比於做事衝動,全憑熱血打仗的折繼閔,張亢其實更喜歡狄青,因為狄青不僅打仗勇猛,而且行事善於思考,富有謀略,不止是將才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是個帥才。

所以張亢十分欣賞他。

狄青沉聲道:“正如帥司所說,遼國此番大舉南下,一可能是直取腹地,二則是引誘我們出城,不管是哪一種,末將都認為應該按兵不動,靜待時機。”

“哦?”

張亢說道:“說出的緣由。”

“原因很簡單,若遼軍直取腹地,後方有範相公在,他們的攻勢不可能那麼順利,必然為相公所阻,此時我們就應該伺機而動,破壞遼軍的後勤糧草,讓他們後方不得安生。”

狄青分析道:“若遼軍故意大搖大擺南下,引誘我們出城進攻,那我們更應該鎮守城池,不讓他們得逞,等待相公援軍到來,遼軍便只能撤退。”

“善!”

張亢大喜,連連點頭道:“說得很好。”

接著他深邃的目光看向遠方,淡淡地道:“我軍雖人少,但相公對我等寄予厚望,所以就決不能犯錯。一步錯,步步錯,面對強大的遼國,該穩還是要穩!”

雄州作為宋遼邊境的重鎮,城池寬闊高大,但城裡卻只有八千守軍。

不是宋軍不能多派人,而是人一多糧草就不好補給。

一旦遼軍把雄州團團圍困,糧草進不來,駐軍太多了人吃馬嚼,估計要不了多久雄州就要變成死城。

所以乾脆少派點人,多囤積糧草。

以雄州現在的糧草儲備,就算遼國圍一年都圍不死。

可也正是人少,試錯的成本就非常高。若遼軍伏擊,即便有手榴彈,他們這八千人也可能會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因此現在張亢他們要做的,就是等!

有耐心,才是好獵人!

有朋友說上章改革措施還說保守,要注意的是,這是我軍在民國時期採取的保守措施,不是在宋朝是保守措施。主角也認為這些措施在宋朝屬於激進了,但深入瞭解的話就會知道,我軍採取這樣的措施可是在宗族勢力強大的江西,而主角目前只是想在宗族勢力已經幾近於無的宋朝北方推廣,難度甚至可能比我軍當時還要低很多。

另外那位朋友拿妾生子和現在小三比喻,先不說現在小三法律也有繼承權,單說小三現在不合法,妾在古代可是合法的,二者完全不能類比。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寫書肯定遵照邏輯來寫,裡面的內容和措施往往都是歷史上發生過,並且較為順利的措施,不會胡編亂造。

還有我軍採取的激進辦法我也在書裡寫了,未必民國時期的江西宗族勢力,強過於宋朝被打爛的北方宗族勢力?這不現實,當時北方宗族勢力的情況我也是做了調查和考究的,總不能民國時期的思想就已經那麼先進了,可以接受得了這樣的改革吧?沒道理的,所以我完全不接受這位書友的指責!

不過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看法,我也不能統一大家的思想,我只是解釋一下我為什麼這麼寫,讓大家明白原因,並不是我指責這位書友有什麼問題,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清楚我這麼寫的緣由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