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四十章 你就是東風

第五,遼宋簽訂互不侵犯盟約,若是一方撕毀條約,則另外一方將把對方視為敵對國。此次因為遼國侵略再先,本應該徹底中斷宋遼關係,並且要求遼國賠償一切戰爭損失,但考慮到和平是兩國百姓的期盼,就再給遼國一次機會,勿謂言之不預!

第六,宋遼以淶水為界,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藏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不得私自往邊境增兵,不得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貿然派兵越過邊境擒拿盜賊逃犯,如有違背,視為侵略。

第七,也是最後一條,恢復宋遼兄弟之國的名義,以宋為兄,遼為弟。以後只有雙方皇帝壽誕,才會互相派使節慶祝,並且規定雙方賀禮統一為二十萬貫,不再像以前那樣,哥哥照顧弟弟,時常多給壽誕賀禮。

一系列的條約簽署,宋國這邊已經由趙禎蓋了玉璽,遼國那邊則由耶律宗真蓋上玉璽,一式兩份。一份為遼國的羊皮卷,另外一份則是宋國的紙,互相交換,互相收藏,成為了正式契約。

很快,隨著條約簽署之後,遼國那邊就拿三千匹戰馬換了五十萬貫“歲幣”,然後耶律宗真在南京析津府,向群臣們宣佈,這次取得了重大的外交勝利。

雖然淶水南岸的七縣已經被宋國佔據拿不回來,但宋國不僅奉上了幾十萬貫買地錢,還保證繼續上繳歲幣,換取遼國息怒。

接著到八月份的時候,耶律宗真又賣了幾千匹戰馬給宋國,湊了個百萬貫,算是給群臣交差。

遼國群臣也不是傻子,哪怕是不清楚耶律宗真背後的交易,可淶水南岸要不回來也是事實,打了敗仗,土地還沒了,卻對外宣稱大勝利,怎麼看怎麼像是遼主在通敵賣國。

但有了錢就好說。

耶律宗真給軍隊發了犒軍錢,軍隊總算是穩定了士氣,又給了大臣們賞賜,安撫了主戰派,在這種情況下,遼國主戰派才算是偃旗息鼓。

畢竟除了沒經歷過保州之戰的那些人以外,其餘大多數經歷過那次戰役的將領們可都保持了沉默。

誰都不希望再面對宋軍的手榴彈和火炮。

在這種情況下,支持耶律宗真的決定,得到遼主賣馬給的犒軍賞錢,儼然已經成為了軍隊的利益共同目標,其餘主戰派再怎麼叫囂,又怎麼可能強硬得過軍隊呢?

因此在這種大多數人心照不宣的情況下,耶律宗真勉強算是平定了遼國權貴們的不滿,剩下的就是安撫各個部落,穩定遼國局勢了。

九月初,宋遼兩國都開始大規模撤兵。

宋國在新佔領的淶水南岸七縣派駐官員,設立榷場,重新佈防調控軍隊。

范仲淹依舊在河北路主持大軍,一是要治理一下地方,二是佈置一下防線,三是繼續與遼國接洽,完成條約簽署的後續貿易。

如買賣馬匹、礦產,開通榷場,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等等,都需要時間。

一直到十一月份,范仲淹才算是把整個河北路稍微整理了一下,於十一月二十四日,被趙禎一道政令,調回了中央。

年底天氣變冷,今年的汴梁下起了雪,簌簌的雪花紛飛,卻並不是那種覆蓋大地,只是飄了雪,地上溼漉漉的,呼呼的冷風吹,能把人凍得骨頭都在發抖。

范仲淹穿上厚實的軍大衣從郭橋鎮路過,南下從汴梁北門入城,他是走的陸路,於黎陽過河,走汴梁東北方向的陳橋鎮顯然更快一點。

但他走到長垣縣的時候才想起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陳橋兵變。

老範就只好繞了個遠路,從開封西北方向入城。

城外嶽臺亭,趙駿率領著文武百官,代表趙禎前來迎接。

遠遠的范仲淹只帶了幾十名護衛隊出現在了道路盡頭,隨後見到亭驛附近的大隊人馬後,便加快了腳步,催動馬匹疾馳而來。

馬一跑快,那冷風嗖嗖地吹,雖然有軍大衣撐著,可鼻涕都差點沒把老範凍出來,臉都生疼,只好強忍著。

終於到了近前,他迫不及待地翻身下馬,向趙駿等人迎了上去。

“漢龍!”

“哈哈哈哈,老範!”

趙駿上去就給他一個熊抱,拍著他的肩膀道:“你現在名聲滿天下了。”

“希文,這屆政制院換屆,你要上來咯。”

呂夷簡過來酸酸地道。

“希文,幹得漂亮!”

晏殊上來幫他撣了撣肩膀上的風雪,笑道:“揚我大宋國威啊。”

王曾說道:“外面這麼冷,先快回宮裡吧。”

“是啊,陛下在等著呢。”

盛度這老頭也來了,也穿著軍大衣,但還是鼻涕都快凍出來。

雖然現在廣東那邊棉花已經推廣,可畢竟是後世高產棉花的祖先,沒有經過精心培育、優選良種,產量和質量肯定還是上不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能強行硬推廣,然後一代一代地篩選,培養出更好的棉花。

所以目前棉花雖然已經在廣東經過幾年時間,生根發芽,但棉花暫時還不能成為國內主要的禦寒衣物,現在也就朝廷權貴趙駿發明的這種暖和的軍大衣,被趙禎賜給了群臣。

不過趙駿在前兩年就下令,把棉花納入廣東的賦稅體系當中,並且還是以市價收購。要知道宋代是產棉的,而且價格還挺高,以市價的話農民賺頭很大。

因而在這樣的推動下,百姓種植棉花的熱情倒是很高,目前即便寒冬臘月,廣東那邊的溫度還是十七八度,非常適合棉花的生長。

趙駿下一步的目標其實不是把東南亞打下來,而是派人與大越佔婆(越南)、蒲甘(緬甸)、吳哥(柬埔寨、泰國、老撾)等幾個東南亞國家建立貿易路線,把棉花推廣到那裡去。

這樣生產成本就直接變成了東南亞國家,宋朝則可以從東南亞進口糧食、棉花、木料、香料、礦產等資源運到廣東,再由運河水路運到內地,形成交易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