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慶曆三年來了

這個數字跟去年比起來還是差了許多,少了約2500萬貫,跟前幾年比起來,更是少了大概三千多萬貫。

因為從景祐四年開始,趙駿就一直在為朝廷搞創收。

打擊貪腐、沒收貪官汙吏的全部財產、售賣國有資產、改革茶山、鹽場等等。

特別是在後兩者上,大量茶山、鹽場私人化,讓私商大量參股,杜絕以前國營榷場上下其手的貪腐行為,每年都給朝廷帶去一千多萬貫的收入。

但在全國農業稅降低了三分之二的情況下,這顯然已經是大大超出了預期。

趙駿最開始設想的五大貿易路線算是開始發力,今年總外貿收入約為2700萬貫,海洋貿易接近南宋巔峰水平的1000萬貫,陸地貿易達到了1700萬貫,增長可謂是喜人。

國內商業雖然改制,造成更容易偷稅漏稅,可架不住稅軍兇猛。朝廷調集地方廂軍以及禁軍,全國約二十餘萬人,加上十多萬皇城司聯合組成執法部隊。

幾乎每個縣的縣衙、國稅局、御史司都嚴抓稅收,一旦抓住偷稅漏稅,輕則沒收貨物,並且罰款一定金額。重則沒收全部財產,還有牢獄之災。

一時間商人們風聲鶴唳,除了少數鋌而走險的以外,絕大多數商人都老實交稅,成為了光榮的納稅人。

事實上趙駿這個時候都想把罪犯全都流放到臺灣去,以此對臺灣進行開拓。

雖然從三國東吳開始,我國就已經涉足臺灣。

奈何當時臺灣瘴氣叢生,又森林茂密,需要大量人手砍伐樹木,開拓平原才能漸漸適合人類生存。

而臺灣的土著高山族大多數也都是從秦漢百越時期,慢慢遷徙過去,只是人數較少,又沒有先進的生產經驗,所以一直維持著茹毛飲血的部落生活。

因此直到南宋末年,蒙元逼近,大量漢人遷居臺灣,帶來先進的技術、生產工具、鍛造技術等等,這才讓臺灣變得稍微有些人煙,最後被蒙元輕鬆接管,在此地設立宣撫司,納入我國版圖。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趙駿只要派一艘船過去,再派幾個官員,宣佈臺灣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基本上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事實上不僅臺灣,澳大利亞也是。

可你宣佈沒用啊。

上面得有人啊。

就一些原始部落土著,你宣佈有啥用?

就像嶺南也是靠著一代又一代的發配嶺南的罪犯開墾出來的一樣,這個辦法其實挺有效果。

但最終趙駿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主要是死亡率太高。

就怕發配出去十不存一,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結果卻不是很好。

還不如等以後生產力提升上來,攤丁入畝,人口爆發式增長之後,再大量派人開拓,比現在拿人命去堆強得太多。

這一年,大宋談不上風調雨順,但因為新政存在,百姓生活過得好了許多。

這一年,放開了商業限制,更改了稅收模式,讓民間商業愈發繁榮,從事商業活動者與日俱增。

這一年,大宋內政外交穩定,與西夏、遼國、日本、高麗、吐蕃、大理,以及中亞各國商人貿易頻繁,出口額大幅暴漲。

這一年,大宋在全國各地修建水渠,大興土木,建學校,推廣理科教育,對數理化進行小學到初中的基礎奠定。

這一年,新任進士蘇頌對研究院正在研究的蒸汽機非常感興趣,主動要求調任研究院,加入到科研當中。

這一年,朝廷又鑄造了二百多門銅炮,並且已經開始對鐵炮、燧發槍等火器投入經費研發。

這一年,趙駿在河北邯鄲市畫了一個圈,要求在武安與洺水之間修一條運河,然後在這裡建造一個鋼鐵廠,正式開始大鍊鋼實驗。

這一年,由於交子鋪已經在全國各大商業城市建立,大量商人把銅錢存入到交子鋪裡以方面貿易,而朝廷用從日本進口的銀子作為錨定物,漸漸取代了銅錢,讓市面上缺錢荒漸漸緩解。

雖然沒完全解決,但好了許多,更促進商業發展。

便在這越來越好的喧鬧中。

慶曆三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