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八章 工業的第一步,由此開始!

以人尿糞(牛羊豬雞都可)50斤、硫酸鈣﹝熟石膏粉﹞5斤,加20斤水,攪拌混合均勻,放置10-15天即可。

也就是人尿糞,熟石膏粉和水以10比1比4的比例製作就行。

甚至那本歷史裡還有碳銨肥料配方,是以人尿糞或牛羊豬雞糞加黃豆粉加熟石膏粉以100比1比8的比例製造。

趙駿這才明白,那粉末居然是石膏粉。

只是碳銨肥料配方需要黃豆粉,這東西在古代不僅人要吃,而且還是戰略物資,給馬用的豆料,成本太高,自然不能用。

所以硫酸銨肥料最好。

研究院那邊在一月份把成品硫酸銨肥料製造出來,然後用生長週期比較短的“崧菜”,也就是小白菜進行實驗。

二十多天之後,成熟的小白菜果然長得比沒有用肥料的小白菜更好更茁壯,產量也提高了許多。

報紙馬上進行跟進宣傳,全國的進奏院都發動起來,紛紛把趙禎發明了新肥料的消息傳遍全國,各配料比例也迅速傳達下去,要求各地百姓自己製作施肥。

趙禎這段時間可謂是大出風采。

報紙和進奏院將他一頓猛吹,不止宣傳官家發明的新肥料作用有多大,還鼓勵百姓多開洞腦筋,自己研發,多搞發明創造,朝廷會有獎賞。

一時間全國都掀起了一場發明熱,在未來幾十年內,不少有用的東西被髮明出來,上報到發明局申請到了專利。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趙禎平白無故地出了這麼大的風頭,高興不已,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有理由找趙駿要筆記本玩了。

朕只是想從歷史裡找更多的發明創造,朕有什麼錯?

惹得趙駿翻著白眼無言以對。

四月份,趙駿前往武安。

眾所周知,後世我國河北省是鋼鐵重要基地,也是全國排名第一的產鋼省份。

之所以如此,一來這裡鐵礦和煤礦極多,二來交通也最便利。

其中又以邯鄲鋼鐵和唐山鋼鐵最出名。

但在宋代,唐山就算了。

那是遼國地盤。

可為什麼趙駿沒有選在後世著名的煤炭和高品位鐵礦石產區邯鄲呢?

因為交通。

宋代邯鄲只有一些小河流,沒有中大型河流。

最近的大河是四十公里外的滏水和洺水。

而武安同樣也產煤礦和鐵,但它離洺水的距離只有幾公里,而且洺水連著漳水,漳水又連著永濟渠。

所以此時的武安比邯鄲更適合鋼鐵冶煉。

趙駿在汴梁就召集鐵匠建設了小型鋼鐵工廠,經過幾年實驗,終於把貝斯韋空氣鍊鋼法還有貝塞麥轉爐鍊鋼法搞了出來。

那麼興辦鋼鐵廠就勢在必行。

從去年開始他就令人在武安和洺水之間修建水渠,並且擴展洺水河道,在武安東面,也就是後世九龍山礦區山腳開始修建廠房。

經過一年的努力,水渠修建好了,河道也擴展了,廠房也建得差不多,而且還準備了大量冶煉設備和工具。

四月六日,武安縣縣城外,武安縣令韓公彥以及負責這次建造的技術官員蔡質早已經等候。

趙駿的徐徐到了近前。

大小一眾官員連忙上去說道:“見過知院!”

“嗯。”

趙駿下了馬車,點點頭道:“誰是蔡質。”

“下官在。”

武安坑冶鑄鐵監知監蔡質連忙上前說道。

此人的曾祖父蔡綰曾經在宋初就是武安苑城三冶使,算是祖上專門負責冶煉製造。

“武安鍊鐵歷史發展很長,但這一次是鍊鋼,你有沒有信心啊?”

趙駿笑著問道。

“下官定萬死不辭!”

蔡質忙道。

“嗯,介紹一下情況吧。”

“是。”

眾人就邊走蔡質就邊說。

武安鍊鐵歷史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當時以木炭為鍊鐵材料,後來鼓風機發明,就以煤炭鍊鐵。

只是煤炭含雜質頗多,主要是硫、磷,導致質量不佳,所以大宋的鐵器質量不是很好,史料記載“極脆易折”。

賈昌朝就曾經說過“造之不精,多脆狀”。

沒辦法,其實到宋朝以後,煤炭就已經成為了主要煉製方式,木炭的成本還是太高了,就必然會導致質量下降。

不過趙駿的貝斯韋空氣鍊鋼法卻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加入空氣,將鐵水中的硫和磷氧化成易於分離的氧化物,從而降低鐵水裡面的硫和磷,讓鐵變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