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四百零六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




三,不打,朝廷想打,震怒,他倒黴。



四,不打,朝廷不想打,高興,他立功。



看起來倒黴跟立功是一半一半。



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陸朝和宋彩都勸他打。



這倆一個是曹家背景,一個更是皇帝和知院背景,背景通天。



那麼如果出現第一種情況,他打了,朝廷又不想打,但又是二人慫恿,他的罪責就小很多。



簡單來說,就是他如果自己做決定,那就他一個人背鍋。如果是三個人做決定,三個人一起背鍋。



興許朝廷考慮到是二人慫恿,很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此權衡利弊之後,顯然聽二人的話打更合適,立功被朝廷嘉獎的幾率也最大。



正說話間,遠處也已經有了結果。



船上的藤原季綱斷然拒絕了大宋這邊的“無理要求”,拒不歸還金礦以及抓走的人員。



他看到了宋軍的大船,但他以為是對馬島的宋軍。



那裡的宋軍經常會去石見國享樂,雖然清剿過一些海盜,可藤原季綱覺得那些只知道貪圖享受的宋軍沒那麼強大。



反觀他背後有日本朝廷,還從佐渡島繳獲了不少陸朝要販賣給安倍賴良與清源武的武器裝備,現在都有甲冑和刀刃,根本不懼怕對方。



畢竟他可是揹負了天皇的期望,怎麼能向對方示弱呢?



此刻商船上,藤原季綱眺望著遠處宋軍軍艦,離得較遠,雖然無法目測對方的軍艦大小,但還是能看出鐵甲艦的猙獰。



只是藤原季綱不理解為什麼那些船的船舷會有那麼多孔洞不過那不重要,也許是櫓孔。



他舉起手中的大刀,回過頭掃了一眼後方。



在周圍大船十多艘,小船數十艘,船隻數量就比對面多,而且他們兩千多人都在,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絕不能放宋人離開,如果不能抓,就殺掉,佐渡島是屬於我們的。”



他大喊著。



那名過來交涉的僕從一驚,隨即扭頭就跑,想要跳回小船上去。



然而藤原季綱猛地往前一撲,大刀斬下。



“噗嗤!”



頭顱飛了出去。



隨即他沾染鮮血,喝道:“衝鋒,殺過去。”



“殺啊!”



諸多日本船鼓譟起來,水手划動船槳,近百艘日本船開始向前衝鋒。



遠處拿望遠鏡觀察的馬懋等人遠遠見到這一幕,頓時一驚。



他們萬萬沒想到倭人如此兇殘,竟然直接殺人。



而且還對著他們衝了過來。



馬懋大怒道:“倭人簡直是膽大妄為,他們一直都這麼勇敢的嗎?”



“這是因為他們只知道大宋擊敗了遼國,卻不知道大宋為什麼能擊敗遼國。”



陸朝立即說道:“將軍,不要再猶豫了。”



馬懋當即喝道:“炮手準備!”



“炮手準備!”



上面的傳令兵揮舞起了旗幟。



頃刻間寧海軍就進入戰鬥狀態,所有艦船都開始緩慢移動,將艦體開始傾斜。



一海里接近兩公里,雙方距離越來越近,就在倭人船隻距離他們已經不足一里的時候,寧海軍終於完成了轉向以及火炮裝填。



“開炮!”



馬懋怒吼道。



“開炮!”



“開炮!”



“開炮!”



旗幟不斷揮舞。



命令迅速傳達到了各艦船上。



緊接著。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上百顆漆黑的炮彈脫膛而出,在半空中劃過無數道絢爛的弧線。



在所有倭人都還沒反應過來之時,落入了他們船隊裡。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又是無數聲木頭碎裂的聲音,然後是各種驚慌失措的尖叫以及慘叫。



就看到在炮火洗禮下,倭人的船隻紛紛碎裂,木屑迸飛,很多船直接塌陷下去,然後傾斜下沉。



大部分倭人當然沒有死,用火炮打人還是比較困難,可船破之後就只能餵魚。



要知道這裡雖然是近海,離岸邊很近,可也有數海里的距離,海上風浪大,沒有船隻可謂是十死無生,很難游到岸上去。



一時間落水的小日子哀嚎遍野,有些不會游泳的很快就沉了下去。



剩餘運氣好沒被打中的船隻此時也懵了,隨後以為遇到了神罰一樣,船上的人紛紛怪叫著,然後划船逃跑。



馬懋喝道:“追!”



陸朝忙道:“將軍可以了,現在當務之急是立即前往佐渡島和越後國,控制越後國的那幾個郡,救我們的人。”



“對對對。”



宋彩也連連點頭道:“還是金礦和我那兄弟重要。”



雖然寧海軍想滅了這兩千多人輕而易舉,但顯然會耽誤不少時間。而現在最主要的還是金礦跟他們抓捕的宋國商人。



“哼,那就當是先給他們一個教訓吧。”



馬懋冷哼道:“這些倭人實力看起來也不是很強,我寧海軍就先鎮守於此,他們來一萬我殺一萬,來十萬我全崽了!”



“將軍威武!”



宋彩和陸朝也是震驚於大宋軍隊的戰鬥力,連連誇讚不已。



隨後寧海軍就沒有理會那些倭人,向佐渡島駛去。



當日陸朝回到越後國,隨即迅速控制了佐渡島和越後國六郡,釋放了被抓捕的商人,解救了與他們合作的地方豪族。



而活著的倭人則迅速靠岸,這裡是能登國近海,他們從能登登岸之後,馬上把情況報告給了能登國守,接著能登國守派人以飛一般的速度向平安京彙報。



數日之後,日本震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