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夏火 作品

第四百二十章 四諦

  地位,實力,名望,權勢,鑑泉都已經站在了僧侶的頂點,他沒有任何理由公然反叛虞國。

  即便是最微小的可能,比如他是周國很久以前派到虞國的間諜密探,也不會選擇在邢州這個沒有戰略價值的城市,做出缺少戰略意義的行動——看書喇

  還不如進宮行刺呢。

  “貧僧不是周國、荊國之類的密探,也不是什麼潛伏得極深的魔教門人,更沒有受到異化物的影響操縱。”

  鑑泉平和道:“貧僧白天所說的故事,大部分都是真實的,只有幾處細節存在差異。

  半年前,貧僧在雲遊四方時,遭遇了自稱哈佛的釋醒僧。

  當時他和一個自稱桫欏的女子一起,二人聲稱來自於此前破壞長安城郭的昭冥組織,特地來招募貧僧。”

  鑑泉目光微凝,回憶道:“貧僧對於去年七夕的長安異變略有耳聞,與友人寫信通訊時知曉過昭冥二字,自然提起警惕,虛與委蛇,時刻準備鎮壓二人。

  釋醒僧猜到貧僧的打算,提前拿出了一卷經書。

  一卷先秦時期,由摩訶勒棄多從天竺帶來的,鹿野苑札記。

  其作者是一位姓名已經亡佚的最早僧伽成員,他在鹿野苑聆聽佛祖演教,記下心得體會與心中困惑。”

  佛祖三十五歲在菩提伽耶一棵畢缽羅樹下,經跏趺坐,覺悟成佛,此後收受弟子,傳佈教化。鹿野苑便是初次演教地點。

  “貧僧有幸讀過許多梵文經典,甚至包括虞初陳禕大師從那爛陀寺帶回來的古禪典籍。因此能辨認出,那捲札記並非偽造。

  至於上面的內容,則是佛祖親自講解的四諦。”

  鑑泉說道:“佛陀因證悟世間一切生滅規則而成佛,但因萬物生滅過於深奧難解,佛特意簡化,以四諦來說明生死流轉與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

  一為苦,二為集,三為滅,四為道。

  苦諦,是人生之苦,如生老病死。因為有苦,所以無法解脫。”

  集諦,是說眾苦之因,能召集眾苦之果,指出一切苦借因貪慾、嗔恨、愚痴三種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