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夏火 作品

第四百二十章 四諦

  滅諦,便是要像熄滅蠟燭一樣,滅卻貪、嗔、痴三毒,了除苦果,證得清淨寂滅。

  道諦,是徹底的悟道。不追求感官上的享受,或者通過自虐苦行尋求快樂。

  而是發掘內心,尋求寧靜。

  一旦證得四諦,便能涅槃解脫,成為世間最快樂,最無拘無束之人。

  他不為過去之苦而痛苦,不為未來之苦而糾結,只活在當下,心中充滿慈悲、和善、博愛。四諦是禪宗教義之基礎,所有哲思都與四諦有關。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先賢前輩為其添磚加瓦。

  甚至有許多僧侶聲稱,已經有人徵得了四諦,獲得了最終的解脫。

  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鑑泉娓娓道來,聲音溫和平靜,蘊含著堅定的力量。

  若忽視他雙手鮮血,與腳下兩句死屍,便和禪宗講法沒有區別。

  “但,他們都錯了。”

  鑑泉悠悠一嘆,“苦,集,滅,道。苦為四諦之起源。只有認識眾生之苦。才有後續的徹悟。

  當初的佛陀,是懷著絕大的仁愛,去觀察人的生老病死,方能感同身受。

  而如今僧侶,不事生產,只是旁觀世人勞碌,妄圖通過觀察他人,來體悟仁愛,了悟自身。

  此舉如南轅北轍,緣木求魚。越是堅信,便離正道越遠,離錯覺越近,絕無證得四諦、涅槃成佛的可能。

  像是一條搭在無邊苦海上的橋樑,中間缺少了一截,哪怕距離苦海盡頭僅僅只有最後數丈距離,也是咫尺天涯,無論如何都無法跨越過去。

  鹿野苑札記中的內容,則補上了這缺失的道途。

  即,

  將自己完全代入到他人的人生之中,徹底而清晰地感受他人的痛苦、快樂,

  也可以理解為,他化自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