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咬舌 作品

第260章 探囊

幾人未喚公差,程霖今日奉無洞之命出查七蛟洞,其所佩信物俱已交付,無洞以此推開門,室內是一片徹底的漆黑。無洞屈指一彈,一道真氣環繞掠過,頓時顆顆明珠照亮了室中。

三人步入閣中,反身關閉了大門。

第一重閣確實不算嚴密,廳高堂寬,可見比較經常之借閱使用,其內甚至擺有桌椅,想來有些職務平日就在其中辦公。

此時人們離去之後,一切都擺放得井然有序。

而在下一瞬間,裴液就感到磅礴如海的真氣從身邊瀰漫而過,分不清是哪位宗師的,總之下一刻收回,三人面色都沒什麼異常。

於是裴液反應過來——他們剛剛是在檢驗此閣牆壁有無受損之處。但結論顯然和四樓一樣,門合牆閉,沒有任何異常。

幾人繼續往裡行去。

第二重閣在最深處,牆壁有鐵無木,門戶是以兩重鎖封死,一須機關,一須鑰匙,同樣完好無損。無洞打開一瞧,照機關中啟用記錄,此前最後一次開合正是黃昏時無洞入內取捲來讀。

三人同樣走進去,無洞又已先一步點亮明珠。

“此中氣稀,注意使用真氣。”身旁的高大老人輕輕提醒了裴液一句。

裴液道過謝,只見這一重狹小了許多,一共只有五排書架,而且空多於實,同樣是俱都井然有序,不見絲毫被入侵過的痕跡。

來到此閣盡頭,最後一重現於眼前。

來到這裡,裴液才對剛剛無洞所言“奪魂案卷”失竊時帶起的安靜有了真切的認知。

看著這一重,裴液不禁升起一個想法——這裡面真的有必要打開嗎?

完全是渾然一體的鑄鐵盒子。沒有門、鎖、機關之類,入口就是半件出於術士之手的法器,無洞將手貼上去,真氣緩緩湧入,鑄鐵就如水一樣緩緩波動打開,露出一個可供人進出的門戶。

三人進入。

其中牆壁自明。

深沉、安靜、整齊、無聲,這就是裴液走進來後的第一感受。這裡像是永遠不會被人打擾的樣子,而經過這一路的少年,也實在想不出有什麼辦法能無聲進出這一切。

這裡已不能稱之為閣,它僅僅是一個狹短的走廊,左右兩側鐵壁中嵌著格子,裡面擺著典籍,一共也不過三四十卷,而且形制、紙張、墨色各異,顯然是歷年八方蒐集而來,裴液雖不認得,也知道每一樣都足夠重要特異。

越新的卷子便擺得越外,因此進來後第一眼,眾人便停下腳步,“鎖鱗辛巳年秋·奪魂竊劍之案”一行小字已落入眼中。

正在右側第一行第五列,此格紋銘是剛剛銘刻上去不久,還顯得很新。

奪魂竊劍一案目前在博望的記錄一共五冊,除去無洞抽去的兩冊,此處應當還有三冊,而此時.俱都尚在。

裴液明顯感到身後的安司風輕輕舒了口氣,無洞已面無表情地伸手取驗,一一翻過之後,也點了點頭:“俱是原本。”

“因此.此人其實並不能無視阻礙來去自如。”隋再華緩聲道,“或者說,正因他無法突破此層阻礙,才只能挑你將書冊取出時下手。”

無洞點點頭。

若此處仍然失竊,案子將陷入一種絕然的迷空之中,作案人留給他們的將只有從容或戲耍。他們甚至無法分辨他是否只是一時興起。

而只有真的遇到困難時,其人的抉擇才會透露出足夠有效的信息——既然此處尚且完好,那麼此人的動機與邏輯就一下凸顯出來。

他確實需要這份案卷,而且這份能力也確實有它的邊界。

當然,在一位宗師眼皮之下悄無聲息地取走卷冊,仍是足夠匪夷所思之事。

無洞將書放回,三人未再多留,將出喚公差,照剛剛所得一一分派搜查。裴液正要跟上,卻忽然被旁邊一格的銘文釘住了目光。

裴液記得外間兩重,每一格都是有編號的,此處或因實在稀少,已無編號必要了,便只以事件命名。而現在,那令裴液一時停頓的文字正是“鎖鱗辛巳年秋·奉懷燭世之案”。

只有薄得可憐的一小冊,裴液一時真有將它拿下細觀的衝動,但畢竟猜得到其中應當只有博望這裡關於求援與應援的記錄,更深的東西已被神京那邊截斷了。

何況,關於這件事還有誰能比他知道得更多呢?

裴液無聲輕輕一嘆,三位大人也剛好挪步,他轉過頭跟上,卻忽然渾身僵直。

毛髮彷彿刺寒的針往皮肉中深深扎去,裴液悚顫徹骨。

視野徹底僵死,在其右側餘光之中,“鎖鱗辛巳年秋·奪魂竊劍之案”一行銘刻依然清晰如新。

上面空空如也。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