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

二是軍隊,海軍是大頭,其中海陸軍軍校,即黑興根軍事學院和斐迪南海軍學院佔有一定份額,屬於軍隊系統。

三就是工廠,工廠吸納一部分,但是像摩加迪沙這種沒有什麼工業的地區,所以也沒有相關需求,普通低學歷,甚至不需要學歷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而達累斯薩拉姆市,內羅畢,姆貝亞等工業城市吸納程度就高的多。

克拉尼斯倒是沒有多想,只是針對特來爾的問題說道:“這是自然,東非的義務教育普及力度很大,而且時間也比較早,雖然沒有你們奧匈帝國的發達地區相比,但是比那些落後地區就要強很多了,基本上每座東非城市都普及了中小學義務教育。”

奧匈帝國的義務教育,比東非成熟的無非就是奧地利,捷克等地區,至於匈牙利稍微差一點,其他經濟更落後的區域,普及度就更無法和東非相比了。

“那東非普及中學層次義務教育的城市有多少座?”

“當然是全部,可能一些偏遠地區,亦或者是我們未開發地區,尚未來的及普及義務教育,但是很多稍微有點年份的城市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每座城市建設都會馬上修建學校,所以東非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中學存在。”

克拉尼斯也不知道如何同特來爾解釋東非行政市和歐洲城市之間的區別,因為東非城市和前世遠東帝國一樣,手底下還代管著一大批地域,包括鄉鎮和村落,而歐洲的城市和鄉村之間分的很清,涇渭分明。

正是因為如此,克拉尼斯也不知道東非有多少城市,不過按照歐洲標準,數量肯定也不下於五十座,畢竟光是省會城市就有二十多個,有些省發展的好,城市數量也會多一些,就比如中央省,城市數量就有六座。

而且東非的行政區劃時常變動,就拿高原省來舉例,高原省包括原來的高原省,乞力馬紮羅省,南大湖省,(舊)霍亨索倫行省,大區時代的草原區。所以如今高原省內就有五座城市做過省會亦或者是大區首府。

不過行政區劃時常變動,也說明東非國家的自我調節能力目前處於健康狀態,畢竟東非是新國家,而且國土經常擴張,原有行政區劃也會跟不上時代發展。

特來爾想問的卻不是這個,而是東非的具體城市數量,他好推算東非有多少中學生數量,但是他下意識忽略東非存在農村中學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