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百二十章 教育

雖然參觀了摩加迪沙市第一中學,但是摩加迪沙市大小是個省會城市,還是個古城,所以有中學並不讓奧地利人感覺太意外。

但是,克拉尼斯之前所說在全國普及中學層次義務教育,特來爾就不太相信了,哪怕是參觀了摩加迪沙市第一中學之後。

這就是歐洲人的偏見,東非雖然自稱德意志國家,但是這一點並不會影響德國和奧地利等傳統德意志國家對東非的刻板印象,那就是東非就是塊殖民地,即便現在面積大了,無非就是塊大點的殖民地。

畢竟像奧匈帝國這種頂級列強都沒有完全普及小學層次的義務教育,你東非一塊殖民地如何能更進一步在全東非全國推廣中學層次的義務教育。

這一點其實說的也有道理,東非算不算推廣中學層次的義務教育確實有待考證,至少從歐洲標準來說,東非的中學只能算是半成品,東非的中學層次義務教育支出並不比小學層次義務教育多多少,無非就是再準備五年的課本,教師數量翻一倍。

克拉尼斯要是知道特來爾的心理活動,那肯定要好好反駁一下,東非經濟上自然比不過奧匈帝國,但是政治上奧匈帝國未必比東非強到哪去。

就拿義務教育而言,並不完全考慮經濟問題,同時是政績性工程,十分考驗國家政府的資源調配能力,在這方面東非就比國內吵吵嚷嚷的奧匈帝國強的多。

可以設想,如果東非和奧匈帝國同時進行全國性動員,那東非完勝如今的奧匈帝國,不管是效率還是規模,因為現在兩國人口已經處在同一水準。

而東非又注重標準化,包括電報,鐵路,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反觀奧匈帝國,光是鐵路軌距就五花八門,各種電報公司也是各自為戰,也就是東非國土太大,可能會拖累東非這方面的運行機制。

但是反過來說,國土面積又給了東非極大的安全感,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間換取時間,這一點沙俄肯定深有體會,就是兩國搞公路,鐵路建設上比其他國家要困難一些,畢竟工程量更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