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十九章 人員再培訓


                 東非軍事工業主要以重工業為主,輕工業生產週期短,投資少,見效快,可以快速回籠資金並實現盈利。

  反之則是重工業的缺點,當然,在19世紀,重工業發展屬於初期階段,這些問題尚且不明顯,在英法德等國家,重工業利潤都相當可觀,正常年景下,基本上風險很小,所以投資重工業有利可圖,且比較穩定。

  同時對各國競爭而言存在好處,在19世紀,軍事是國家發展的基礎保障,否則這邊安心生產,第二天列強就帶著“堅船利炮”直接轟開國門,摧毀本土產業,那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我國的軍事工業是少數幾個可以實現自我研發和設計能力的工業類別,國家將有限的人才投入在軍事工業發展上,而民用工業有這個資本的僅限於鐵路,鋼鐵,電力,汽車等少數產業,而按照東非的人才培養週期,我們想達到和歐美國家水準,至少要等到1895年之後。”

  這是目前東非人才儲量的現狀,東非人才主要依賴於早期黑興根學校培養,也就是黑興根王室在歐洲設立的各類學校,加上東非目前在歐洲留學務工人員作為補充,本土人才培養週期則長達十幾年甚至數十年時間。

  ……

  截止到1888年為止,東非仍然保留七百多所語言學校,這些學校的教職工達到八千多名。熱血小說網

  “對於這些教師的再教育問題,是必須做到的,我們準備裁撤掉大部分,只保留一百多家,就可以滿足大部分需要,重點保留中西部地區和沿海地區,東部很多區域的語言學校可以裁撤。”

  語言學校是東非同化工作的重點工程,各種形式的語言學校在七十年代高峰期多達近萬座,主要為普及德語而建設。

  辦學條件千差萬別,有些甚至沒有固定辦學地點,一些直接併入東非義務教育系統。

  作為在東非存在二十多年的特殊學校,語言學校為東非貢獻巨大,最主要的就是確保了德語在東非的統治地位,目前東非德語人口已經可以確保對其他語言移民自主同化,而不需要政策上的強制推行。

  這一點就和斯拉夫人移民到德國一樣,很多波蘭等地的斯拉夫人前往柏林等德國大城市生活,如果他們不主動學習德語,必然會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