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白的 作品

第三百三十四章 齊野的聖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兩篇文章寥寥千字,卻將很多常用文字蘊含其中,並且其中也蘊含聖道大義。





再看紙張上的題目。





《三字經》、《百家姓》。





書文緩緩發光,一聲聲若有若無的朗讀吟誦之聲從紙張上傳出。





天空中異象變化,眾人彷彿看到了無數莘莘學子正在閱讀研習《三字經》與《百家姓》的場景。





教化!





這是教化聖道!





“怎麼可能?!”





讀著那朗朗上口的句子,虞空破防了:“你不是隻會說白丁之話,你不是隻會作作詩嗎?”





東方谷他們的表情也是如此。





根據林柯的情報資料,他們早已經判定林柯不會寫任何聖道之作。





看看吧。





林柯出道以來的作品,不是詩詞,就是《送蒙學司序》。





問題那個《序》,更像是抒情之作,而非《大學》、《中庸》等經、典。





再然後呢?





白丁之話,也就是白話文的《鬥穿蒼穹》等淺顯易懂的。





新畫道也就是油畫,男子之舞道,包括也是淺顯易懂的《生物百科全書》。





再加上隨口而出,靈感大過聖道的詩詞。





這些東西,哪一樣可以看出林柯是飽讀經書之人?





結果,現在林柯寫出了這兩篇可以稱得上經典的蒙學讀物?!





“性本善?趙?”





而齊野也同時發現了一處關鍵。





前者有關於人性善惡之論,後者則是趙姓開頭,而非張或者孔。





前者還好說,只是涉及聖道之爭。





後者?





後者就是不尊聖皇之罪!





就算聖皇不計較,孔聖呢?豈非不尊孔聖?





當然了,也不是說聖道之爭不重要,而是在後者面前更加重要。





“此乃蒙學之作,自然需要性本善。”





桂尚書開口稱讚:“我先前聽聞你與荀子世家往來友好,還擔心你會寫性本惡呢!”





吳院長也點頭誇讚:“是啊,林柯此舉做的對,不管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對於孩子來說,給與童年漂亮和美好是有必要的。”





“是極。”桂尚書微微點頭:“成年時需要知曉世界黑暗與世界的複雜,然而在年幼時,多給予一些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