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夫微安 作品

第30章 第三十章

 “京城那邊的大掌櫃,大姑娘記得是誰麼?”錢師傅識字,這幾日也在書房幫忙。

 王姝哪裡記得,拿出汪進飛提供的名冊找了一番,是一個叫陳良生的人。王家在京城的商鋪不算多,只有三家。只是門面比較大,供的貨物也比較新奇,店鋪便一直開著。

 上次掌櫃們來王家彙報,有沒有一個叫陳良生的掌櫃,王姝完全沒有印象。但她若是沒記錯,倒是有京城送過來的賬簿。那些賬簿如今應該是在毛氏的手上。

 王姝略一思索,命人去毛氏的屋子裡找。

 毛氏如今住的屋子是正院的主屋,也就是以前王姝他爹孃共同居住的屋子。

 出於一種隱秘的心思,毛氏哪怕顧忌王程錦是死在那個屋的,還是堅持搬了進去。不過為了降低心虛和害怕,毛氏特意命人將裡頭的東西全都換了一個遍。

 芍藥立即過去翻找,東西被毛氏隨意地堆放在書桌上。

 不一會兒就找到了這一年各地鋪子送來的賬冊。統共二十四冊,全部搬了過來。

 王姝快速地翻了一遍,很快找到了京城商鋪的賬簿。

 這本賬簿算是二十四冊裡最薄的一本。裡頭幾乎沒記錄什麼內容,就記了幾筆不清不楚的流水賬。這幾筆也都是售賣出去卻沒收回款項,最後做了虧空處理的內容。

 即便如此虧空了,這幾家商鋪卻還在運營,且要求撥去的賙濟款一次比一次多。

 “怎會如此?”王姝左思右想,確定那日來的人裡頭沒有一個叫陳良生的掌櫃,“這商鋪難道是掛羊頭賣狗肉,私下裡另作他用麼?”

 只能有這樣的猜測,不然王姝不能搞懂她爹堅持幾家虧空的商鋪作甚。

 “這話說的還太早。”

 柳先生搖搖頭,“先查清楚這幾家是從何時開始虧空的。若是從一開始就虧空,那這幾家商鋪的置辦是有別的目的。若只是近來才開始虧空,就得慎重查明緣由。一家鋪子虧空的理由有許多,但就王家的情況來說,怕是王姑娘要好好查一查這個陳掌櫃了。”

 王姝一想也是,點點頭,確實得先確定時間線。

 這才查一家,就已經發現了不對,王姝對滿書房的賬簿都產生了巨大的懷疑。

 細細做了分類,王家的產業總體來說不算雜。鏢局的主支在臨安縣,分支遍佈大慶九州。與鏢局合作延伸的商鋪其實不多,算起來一共就二十四家。大型船隻有兩艘,如今在嶺南的出海口。

 船上有多少人不清楚,姑且先不論。先把陸路上的賬務理清楚。

 路上的二十四家商鋪,其實就是分了二十四個州。

 這些商鋪其實就是與鏢局分支搭線,幫著分銷鏢局從域外或者別處運送來的貨物的。每個州府也不只是一家商鋪,可能好幾家。但分管的大掌櫃是每區域一人。

 十五個賬房先生廢寢忘食,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終於將書房內所有的賬簿理資料清楚。

 也是理清楚書房內的資料才發現,這裡的賬簿其實是不全的。首先缺乏的,就是京城商鋪的賬簿和各種文書資料。其次,江南三座城、揚州、杭州、蘇州這三處存在資料缺失。王姝將整個書房都翻了個遍,沒有就是沒有。杭州還有兩本,揚州和蘇州乾脆是一本都沒有。

 王姝叫來了鏢局管理文書的人問過,確定揚州和蘇州是設有分支的。不存在沒有賬簿的情況。

 “揚州的大掌櫃姓陳,好似跟京城那個掌櫃是本家兄弟。蘇州杭州的我記不清了,要回去翻翻才能給大姑娘你答覆,記得這幾年似乎換了掌櫃……”

 王姝一聽這話,眉心都擰得打結。管著親爹私庫的王春貴夫妻在父親病故後便消失無蹤,幾處重要的區域管事人做了更換。這就是明擺著有鬼。

 既然已經查到了賬簿,盤點就必須儘快進行。

 這十五個賬房先生,王姝首先要派去的地方,必然就是這幾處缺少賬簿資料的地域。王姝往人群裡掃了一遍,這十五個人各有各的長處,總體來說都是有本事的。

 京城的問題最突出,王姝最終確定了柳先生去京城。江南三個州,則安排了性情較為強勢的人。

 古代的交通不似後世發達,人在路途上耗費的時日就不少,更遑論查清楚緣由並給出回饋。王姝幽幽地吐出一口氣,告訴自己一定要沉得下心,不要急躁。

 西北這塊地界的,倒是好查。主要主支就在這,掌櫃們做事也算兢兢業業。

 每筆賬都條理清晰,王姝也安排了人過去。

 人心隔肚皮,做任何事都要小心謹慎公事公辦。

 料理完這些雜事,王姝也知道必須回蕭家了。這回在清河鎮一待就是一個月,哪家妾室也沒有這般自由的。那邊沒派人日日來催,已經是主子爺通情達理了。

 吳媽媽幫著將王家的下人調教了一番,能當用的已經能派的上用場。不當用的,吳媽媽也列了個名單。是否還留著人,或者乾脆發賣,全憑王姝做主。

 王姝另外安排了人守著王傢俬庫,那個陰沉沉的婆子雖說沒做什麼事,但瞧一眼總叫人不舒坦。

 這時候聖母心是最沒用的東西,王姝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沒猶豫,把人給弄出府去了。不過她的直覺告訴她這裡頭有事兒,倒也沒發賣,就是專門找人盯著。

 另外,被毛氏賣出去的王家老人。她爹的心腹,尤其是王春貴夫妻倆,王姝還得託人打聽找回來。

 “大姑娘放心,”這件事自然得錢師傅盯著,“小人會盯著這事兒。”

 王姝點點頭,當日下午,匆匆回了蕭家。

 一個月沒回蕭家,蕭家的後宅好似變了些樣子,又好似風平浪靜。王姝回府的動靜挺小,卻還是驚動了不少人。林氏第一個就派人過來請王姝去思儀院說話了。

 在得知王姝是被恩准回孃家料理雜事,又興致缺缺。

 林氏自然曉得王家是商戶。

 當初四個妾入府之前,林氏將幾人都摸了個底。她對王家其他事不感興趣,主要摸的是後宅的底。自然是清楚王姝母早喪父親已去世,繼母掌家。王姝為何會入府為妾她也打聽得很清楚,正是因為太清楚後宅那點兒,才對王姝存了輕視之心。

 如今聽說王姝回去料理家世,便私心裡猜測王姝是終於擺脫了繼母,如今有底氣跟繼母鬥了。

 尤其是聽說王姝將繼母浸了豬籠,態度就不是一般的鄙夷。

 這年頭,浸豬籠這等私刑也就鄉下沒什麼教養的蠻人賤民才會去做的事兒。這般,不過是欺辱欺辱鄉下沒權沒勢的女人罷了。真真兒遇上京城裡身份高貴的貴婦人,便是有那膽大的明目張膽養面首,誰敢將人往豬籠裡塞?

 提一句都不會提,沒得說出去成了別家的茶餘飯資,丟人現眼!

 “罷了,看來這幾日你也累得不輕。”林側妃心裡瞧不起王姝,面上也懶得遮掩,“我這就不多留你了,你且回去早些歇息吧。”

 王姝也不瞎,看得出來林氏的不屑。心裡撇撇嘴,很是柔順地起身告退了。

 後宅對她感興趣的人不止是林氏一人,王姝才從思儀院出來,走到北苑的門口,就撞上了結伴而來的許氏衛氏她們等人。

 不僅這幾個,溫氏和劉氏也在,連透明人鄭氏也跟過來了。

 “……進去坐坐?”人都到門口了,沒辦法趕走。王姝扯了扯嘴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