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九十七章 育人

 
他也很怕兒子沒學好,今天考試不及格被先生數落,讓他這個當爹的丟人不說,還辜負了他的苦心。

 
但在見識過這次考試內容,以及兒子臨場發揮之後……

 
朱祐樘的心逐漸放鬆下來。

 
到目前為止,所有題目,朱厚照都能對答如流。

 
兒子臉上那股自信不是裝的。

 
不存在什麼考官和考生串通的問題,因為朱厚照早晨起來後吃過早飯就跑來考試了,包括張周在內都沒機會接觸到這些東宮講官。

 
再說……這麼做對張周和朱厚照沒什麼意義。

 
“秉寬,太子……學得挺好。”

 
朱祐樘不由想起來此事最大的功臣張周。

 
張周道:“陛下,其實太子聰慧,平常也只是不學而已。關起來讀書,偶爾用一次還可,若是用多了,只怕難再起效,反而會令其心生倦怠和厭惡,對將來修學不利。”

 
“嗯。”朱祐樘聞言笑著點頭,又問道,“你是怎麼讓他學會的?”

 
對於這個問題,張周就不好回答。

 
“臣只是用心教。平時很多時候都是太子在背誦經義,臣在旁備考,形成一種榜樣,只要臣用心,他也不得不用心。”

 
“哦。榜樣。”朱祐樘記到心裡去了。

 
張周顯得很謙遜。

 
教書育人這種事,也是要經驗的,張周以前覺得自己只是個當老師的,跑大明來應該這個技能是最晚才能用得上的,甚至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

 
結果現在卻成了他的王牌殺手鐧。

 
教書這種事,無非是待人以誠,不要把自己擺在老師高高在上的位置,跟學生一起探討,甚至有時還要請教學生,然後一起進步……既是在教書,也是在做朋友,交心比光去講大道理有用。

 
而且朱厚照這個學生,實在是太聰明瞭。

 
就是心太雜,不肯學。

 
再說一年下來每天十堂課,全都學語文,還全是死記硬背。

 
能讓他專心致志就怪了。

 
朱祐樘想給自己立個目標都難,唯一弟弟死了,連個競爭對手都沒有,學會了能幹嘛?不學我就不能當皇帝了?

 
讓別人陪朱厚照在小黑屋裡呆十天,或許不會有什麼正面作用。

 
也就是張周……

 
其實七天他就教完了,剩下三天,張週一邊模擬考試,一邊繼續給朱厚照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知識,以至於朱厚照都沒急著要去找他老爹考試,因為朱厚照也習慣了張周在他身邊給他講好玩的東西。

 
朱祐樘一臉滿意道:“秉寬你不是進士,卻比東宮這些翰林,都懂得栽培弟子,若你將來中進士入館,一定會成為天下文人的楷模。”

 
這話說得……

 
我連進士都還沒考過呢,你都想著我給我安排進翰林院?

 
咱的想法都不同,或許在你皇帝眼中,考個進士就是很容易的事,隨隨便便就能考上,因為你見的都是進士。

 
這叫倖存者偏差。

 
你是沒看到那些一輩子望金榜而落淚的落榜生。

 
“陛下謬讚。”

 
“秉寬,你入宮也有多日了!趕緊回去見見家人。最近太皇太后最近也提及你,回頭空出閒暇去拜見,給請個安。”

 
“是。”

 
“蕭敬,給秉寬送些東西過去。”朱祐樘道,“秉寬你也不必回絕,都是一些日常用度,能用得上的。這幾天可真是辛苦你!朕都忍不住想見證你進翰林院的那天……”

 
……

 
……

 
朱祐樘要留下去鼓勵東宮講官,鼓勵兒子。

 
父子倆也有近半個月沒見過面,隨後朱祐樘還打算帶兒子去見皇后、公主,還要去給周太皇太后、王太后請安,同時也會帶朱厚照去見和已被廢但依舊被朱祐樘孝順的吳氏。

 
吳氏在皇后之位被廢后,因曾對朱祐樘有撫養之恩,即便其沒有名分,也受到太后一般的待遇。

 
生娘不及養娘大,在朱祐樘身上體現尤為明顯。

 
張周則在蕭敬的引路下出宮。

 
“蕭公公,陛下給的賞賜,你看……”

 
張周是個敞亮人,順路討賞這種事經常幹,連蕭敬聽在耳中都覺得稀疏平常。

 
他不討,蕭敬才會覺得彆扭。

 
蕭敬笑道:“總要給人時間準備準備不是?”

 
張周道:“陛下也沒說賜多少,是讓你看著給是吧?那蕭公公你……”

 
無恥啊!

 
給還不行,這是要點著要、多要?

 
“陛下是沒規定數目,但說了是您日常用度,您也別報太大期冀,咱家能多給您的話,也就多給了。但也不是沒數,回頭可要上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