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六章 點個狀元不過分吧?

 
被皇帝教訓之後,李傑很識相站回到原位。

 
“諸位卿家,還有旁的意見嗎?”朱祐樘冷冷質問道。

 
焦芳和李傑這邊,似乎對此並不太知悉,也不知為何皇帝為何如此堅持,但剩下四個人,包括內閣三人和王鏊在內,現在就算是不揭示謎底,他們大概也能猜出這道謎題。

 
這還用問嗎?

 
皇帝這麼堅持要以這份卷子為狀元卷,不就因為這是張周的?

 
其實在場四人,有三個人一時也沒想明白,這篇文章到底哪裡不好,因為其中有三個人是認不出張周字跡的,但其中卻有一人例外。

 
如果剩下三個人也知曉的話,或許這卷子的打分還是會改變一下的。

 
……

 
……

 
“定了吧。”

 
朱祐樘可不廢話。

 
朕要選誰當狀元,那是朕的事,別說張周拿了十三個圈,就算他只是這十份中最差的,朕要拔擢他為狀元,你們也沒轍。

 
誰讓你們沒在先前的遴選中把他刷下去?

 
既然他進了這前十名,那這狀元,他基本上就當定了。

 
“二甲第二名,劉龍。”

 
“二甲第一名傳臚,豐熙。”

 
有張周在,蝴蝶效應再一次發生變化,本來本次會試的榜眼和探花,都沒有進一甲。

 
“一甲第三名,孫緒。”

 
“一甲第二名,倫文敘。”

 
“一甲第一名,張周。”

 
當戴義讀完這個,他嘴角也浮現出笑容,他才懶得去管誰是榜眼誰是探花,又或是誰是二甲第幾名呢,只要張週中狀元,這就是皇帝想看到的,也是他們這些太監所期望的結果。

 
朱祐樘故作意外之色道:“秉寬中狀元了嗎?那可就是三元及第了。”

 
這次就算是不明就裡的李傑和焦芳也恍然大悟了。

 
難怪啊。

 
陛下剛才差點都要翻臉,大概就在為張周卷子上那個評的三等而惱火。

 
李傑瞬間心裡有種不詳的預感,陛下剛才險些對我大動肝火,不會以為……那個三等是我評的吧?

 
評分嘛。

 
不就是個三等?如果有人有意要打壓張周的話,不應該給他個五等?那時估計他連這十份卷子都選不上呢?

 
但如果是十三個一等,偏偏有個五等的話……那也太刻意了。

 
不管怎麼想,李傑都覺得自己好像是被坑了。

 
但自己是被誰坑的,卻摸不著頭腦。

 
戴義請示道:“陛下,如今殿試閱卷已結束,明日是否張榜傳臚?”

 
“嗯。”朱祐樘道,“明日辰時,朕御奉天殿,朝中文武大臣皆都前往,到時將舉行傳臚大典。”

 
“是,陛下。”

 
……

 
……

 
殿試的閱卷,在波瀾不驚中結束。

 
六名閱卷官從乾清宮出來之後,由蕭敬引路往宮門口的方向走,因為時間已有些晚,連內閣三人都無須回內閣值房輪值,他們也該回去休息。

 
當他們出了宮門,蕭敬也回去之後。

 
劉健刻意讓謝遷先行離開,他把李東陽留下。

 
“賓之,張秉寬那個三等,是你劃的吧?”劉健心思敏銳。

 
以劉健看來,單從那篇文章來論,是不該有人給張週三等的,就算有人覺得偏頗,給個二等也頂天了,既然是給三等,必然是有意要打壓。

 
而李東陽並不是最後一個閱張周卷子的人,大概李東陽是想以一個三等,來提醒後續閱卷的人,要給個二等或者三等,把這個卷子的成績往下壓一壓。

 
李東陽沒回答,只是凝視著劉健。

 
好似在問,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劉健道:“這份卷子,我是最後一個閱的,當時看到一個三等,便以為這文章或有不妥之處,等看完後,卻也似乎明白,這就是張秉寬的卷子了。”

 
李東陽苦笑嘆口氣道:“真是什麼都瞞不住你。”

 
“他的銳氣,在文章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既能在會試中奪魁,也必定有其超凡的學識和見地,他的言辭並不像是空洞、造作之言,或許真有安民治天下的雄心,而他先前所為之事,也並未違背此初衷。要說唯一能給他三等的理由,便是……有人想壓這個人的銳氣。”

 
劉健的能力也不是虛的。

 
當發現一篇應試文章都可以霸氣外露時,他也能從文章中觀人,並分析出這個人可能是張周。

 
李東陽道:“難道他的銳氣不該壓嗎?”

 
劉健搖頭:“當時在於二等和一等之間,我也猶豫良久,若張秉寬先前未做那麼多事,我壓他一壓,讓他落個二甲一、二名,也無不可。但你可有想過,無論我們怎麼壓,陛下對他的信任也並不會消減?反而會因此被陛下認為,是我們刻意責難於他?”

 
李東陽面色沉重。

 
現在想想,還好劉健沒給壓個二等,把張周逼到第五名這個成績。

 
若真如此,怕是剛才皇帝會當場發怒。

 
劉健道:“對他將來為官來說,是狀元,或是二甲頭名,有何區別?反而不如讓他入館,在我等提點之下,或讓他收心。賓之,該放下成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