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六十四章 畫餅我是專業的

 
謝遷笑著點頭:“好說,張秉寬壞了那麼多的規矩,真是罄竹難書,朝中早有言官對他恨之入骨,要不是先前刻意壓著……呵呵。放心吧,未來這段時間,他不會好過的。”

 
……

 
……

 
張周其實也早就料到,在王越死之後,文官為了拿回西北軍政的控制權,一定會朝他這個事實上的皇帝第一幕僚下手。

 
不能直接影響皇帝對他的信任,那就間接從他的名聲入手。

 
三人成虎。

 
如果朝中人人都在說張周是個近佞,那天下人都會不他當成近佞。

 
畢竟大明的輿論一直掌握在手拿筆桿子的人手上,連皇帝有時都要為輿論所屈服,這也是為何弘治一朝文臣能逐漸成為大明絕對統治勢力的原因。

 
張周陪同秦紘出宮,馬上帶他去王恭廠,現場參觀了新式的火炮,並將新的炮車成品給秦紘看。

 
秦紘對於火炮並不很感興趣,但見到新的戰車之後,雙目都在放光。

 
王守仁帶著唐寅走出來,二人給秦紘施禮:“見過秦中丞。”

 
“哦?”

 
秦紘抬起頭,見兩個三十歲上下的人,他還並不認識。

 
張周給他做了引薦。

 
“都是本科進士,王守仁、唐寅,二人一直都在研武堂內協助演炮之事,在修造戰車上,二人也出力甚多。”張周把自己的功勞,還往王守仁和唐寅身上分了點。

 
主要是為了拉近秦紘跟二人的關係。

 
秦紘點頭笑道:“年輕有為啊。”

 
一旁的蕭敬提醒道:“王進士此番是受命前往偏關,護送威寧侯棺槨回鄉,完成治喪之事。至於唐進士則是張先生的師弟,他對於演炮和造車之事非常擅長,或是能相助到秦制臺。”

 
“哦。”

 
秦紘點點頭。

 
顯然他對於王守仁所做的事,並沒什麼意見。

 
朝廷派個人去給王越治喪,合情合理,而且重點是王守仁的出身要比唐寅高太多了,秦紘對這樣世家出身的子弟沒什麼意見。

 
但唐寅那邊……

 
你出身可就卑微了,商賈之子,還是張周的師弟?

 
就這樣還想來給我當幕僚,幫我造戰車甚至是出謀劃策?

 
誰給你的勇氣?

 
……

 
……

 
隨後張周單獨帶秦紘到王恭廠各處看過。

 
等一切都準備就緒,隨後蕭敬會帶秦紘去都督府,秦紘會由一千京營騎兵的護送下往偏關去,這批人馬也算是皇帝給秦紘的“私人武裝”,到偏關也是充當親兵護衛的。

 
“師兄,我……”

 
在送秦紘出王恭廠之後,王守仁那邊大大咧咧就準備出發。

 
而唐寅這邊則一副“我不行別讓我幹了”的神色,想找張周來推搪責任。

 
張周眯眼道:“怎麼了二師弟,你人還沒去西北,不會就慫了吧?”

 
唐寅道:“如今我剛中進士,家眷都尚未安頓好,官職也未定,此時便往西北……便覺得內心不安,不如……”

 
“呵呵。”

 
張周笑了笑。

 
歷史上唐寅跟第二任妻子和離,是在其弘治十二年會試折戟沉沙之後。

 
而因為有了他的出現,唐寅這次直接中了進士,和離的事就沒發生。

 
但有些矛盾不是因為一天而起,唐寅在把妻子接到京師之後,因為日常瑣事還是會發生很多矛盾,嚴重影響到唐寅當官。

 
“伯虎,你去西北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思,而是陛下的意思。”張周笑道,“你代表的是我們的師門,有你在,對這位秦侍郎也是一種制約,你別看他現在對你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可到了西北之後,他會對你改觀的。因為你……的確是個能人。”

 
“呃……”

 
唐寅覺得張周是在糊弄他。

 
我是能人?

 
我自己都沒覺得,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你家裡事,不用你多擔心,安家費什麼的都給你佈置上,我也不能薄待了為師門效命的你。你看我給你夫人找個更大的院子住下,你意下如何?”

 
“不……不必了。”

 
唐寅身上打個激靈。

 
他跟妻子的關係是不太好,但張周慫恿朱鳳跟妻子和離的事,他是知曉的,男人在家事方面,一向都是不想求助於外人的。

 
張周手搭在唐寅肩膀上,給他畫著大餅:“你看,你去西北一趟,不用什麼功勞,就當是為自己賺個履歷,回來之後就不再是六部主事,或許直接晉升員外郎。要是你覺得在京當官不順,放你到地方,也不必再從知縣、通判之類的做起,布政使司的參政、參議供你選!”

 
唐寅道:“我初入朝堂,無寸功在身,這……可能嗎?”

 
張周笑道:“你在我師門,什麼不可能?你也該知道我馬上要晉升侍讀學士了吧?”

 
“呃……那……那我就去試試吧。”

 
唐寅雖然知道張周在給他畫餅,但又覺得,這不失為自己人生的機會。

 
考量之後,也就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