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一章 後援團

 “在宣府之外打也是打,在貓兒莊打也是打,都不違背陛下之意。只是打兔子的同時,得這位王中丞的相助,草原取得一點戰果,咱不趕緊把戰果帶回去,還在這裡拖延什麼?” 

 這次連王守仁都驚訝於張周的謙和。 

 但隨即他也注意到張周在對他稱呼上的變化,他只當張周說錯了,也沒有去反駁什麼。 

 張周當著在場之人的面道:“此戰王主事居功至偉,本官回去後便會對陛下保舉,以王主事為僉都御史,巡撫於西北一鎮。” 

 “這……” 

 此話反倒讓王守仁有些不好意思了。 

 雖然張周沒明說,但在場的人就算是愚鈍一點的也能想到,張周很可能是讓王守仁以僉都御史的身份巡撫大同或者宣府,而且以巡撫宣府的可能性居高……畢竟馬中錫自己都請辭了,讓取得戰功的王守仁取代馬中錫,簡直再合理不過。 

 張周笑道:“不過這也只是本官的一廂情願,待論功請賞之後,今日有功之將士,必定能得到朝廷的加官進爵,到時就怕本官有心留王中丞在三邊,也可能會被陛下召回京師,以爵位相賜。” 

 “你們還等什麼?保國公,還不趕緊去協同我大明遠征的將士,助他們將戰利品帶回大明?” 

 朱暉笑著道:“得令!” 

 對朱暉來說,雖然遠征威寧海的事跟他沒多大關係,但按照大明賞賜的規則,他就算只是帶兵到貓兒莊來,功勞也不小。 

 而且他還是宣府總兵,這一戰他的功勞或許還不在很多前線將士之下。 

 他倒不求爵位再高升……也沒什麼可升的空間,但光是這一戰對他聲望的積攢,就足以讓他保國公一脈未來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風光,這才是重點。 

 …… 

 …… 

 遠征軍跟張周的主力匯合之後,連休息都不休息,馬上開拔向南,往大同鎮外的邊關方山周圍的陽和口方向回撤。 

 一夜行軍之後,兵馬才開始駐紮休息。 

 這一夜,也是王守仁入草原之後第一次長時間休息,他是坐在馬車裡,在顛簸中睡了一宿。 

 有張周在,他似乎終於不用擔心戰略大事,可以安心閤眼休息。 

 “沒事吧?” 

 張周第二天一早見到王守仁時,但見王守仁一臉昏沉的樣子,明顯已得了風寒。 

 這是累出的毛病。 

 王守仁見臨時的營帳內,將領都已經離開,而他似是錯過了重要的會議,急忙道:“是下官失職。” 

 “沒事,是我不讓他們去打擾你的,你放心,我不是為跟你搶功勞。”張周笑著。 

 “下官不敢如此揣度。”王守仁很慚愧。 

 張周到現在除了體諒他的辛勞,還體諒他的處境。 

 如果說他用草原兩戰,贏得將士的尊重,他也通過這兩戰,感受到張周帶來的新火藥和火炮,對於戰場格局的改變,他也不得不收起之前那種官宦子弟特有的傲慢,重新以大明百姓或者軍中將領的眼光,去審視張周。 

 他似乎也理解了為何軍中上下會對張周如此尊重,也明白皇帝為何會對張周如此信任。 

 此時他也感覺到自己的父親,還有父親的同僚,對張周似乎是有一股偏執的成見,現在他認為這種偏見不可取。 

 張周道:“昨日你沒主動下山,很好,如果是大同鎮的兵馬過來,會發生如何的結果,難說。” 

 王守仁本來還想跟張周解釋一下,自己昨天並不是故意怠慢張周,本來見到大明的兵馬,用望遠鏡已經確定不是狄夷的偽裝,就該趕緊下山不耽擱時間。 

 但他所思忖的問題,是大明內部也可能會出現搶功的情況。 

 一萬多俘虜,還有那接近十萬頭牛羊牲口等,是個人就會眼紅,本身九邊各鎮的兵馬就各自為政,如果大同鎮的兵馬非說要把俘虜和牲口給他們,才將他們放行進大同周邊的關口,那該當如何? 

 鬧不好,為了這軍功,大明兩鎮的兵馬會在貓兒莊自相干起來。 

 很顯然,張周跟他一樣,都明白大明邊軍的尿性。 

 王守仁道:“多虧張制臺及時趕到,若再延遲幾個時辰,結果或會大有不同。” 

 張周嘆道:“只能說,從宣府過來,就算是沿著邊關走,一路也不順當,本來應該提前一天到,但畢竟不像你們,一人兩馬,軍中上下能急行軍到如此地步,我也不奢求了。” 

 “大同鎮不知為何……” 

 王守仁話問了半句,沒有說完。 

 他的意思其實是想問,大同鎮的邊關距離貓兒莊不過才一百多里,就算是從大同鎮所出發,到貓兒莊也不過才二百多里,何以一直都沒見到大同鎮的援軍? 

 你不是說已經給大同巡撫洪漢下令,他也應該早就出發了? 

 “呵呵,大明的邊軍,從來都是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過便是功的原則,就算他肯出兵,每日行軍估摸也不會超過十里,且是否會往貓兒莊前線靠近,還是未知數。” 

 張周的意思。 

 洪漢或是大同鎮的駐軍,得知貓兒莊有蒙郭勒津部前旗兵馬,怎可能會專心來馳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