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九十八章 治軍先安民

 別具一格,在陳兵佈陣方面好像也有特權。 

 朝中大臣也好像明白,不能以常理去揣度張周的用兵方略,大明跟草原部族的格局已經發生了逆轉,現在去攻擊張周……回頭張周再給你打個勝仗,那就是給自己臉上抹黑。 

 沒人願意把臉湊過來,讓張周往臉上扇。 

 “出兵我是想出的,可在於目前糧草和輜重不足,如果以輕兵前去偷襲,優勢並不在我們,還不如這般相持者,給大同周邊的將士一點緊迫感,同時也好跟朝廷上下扯皮。”張周在王守仁面前,把話也算說得很明白了。 

 “扯皮?”王守仁皺眉,這詞聽上去就不那麼正式。 

 不像是出自一個西北治軍統帥之口。 

 張周嘆道:“就是扯皮。伯安兄你也知道,這次的捷報,論功行賞方面如果按照之前的標準,朝廷是拿不出那麼多犒賞三軍的財帛的,我宣府開鐵礦也還沒進展,想安定軍心,要有財力支持,但你認為朝中現在有那麼多的帑幣調過來嗎?” 

 “很難。”王守仁也知道,西北想用兵,不單純是君臣是否同意的問題。 

 還要看大明是否撐得起長時間的用兵。 

 大臣的反對也不單純是因為他們怕事,而在於西北一旦要大規模備戰,就會涉及到勞民傷財的問題,而弘治一朝的文官,尤其是徐溥之後的閣臣,所講求的都在於一個“安民”。 

 要安民,就要減少開支,就跟西北用兵的大戰略相悖。 

 “沒有火篩大軍壓境,我就沒法跟朝廷伸手要銀子,我也知道朝廷是不會滿足我們需求的,我們也不能節流,那只有開源了。但開源的方式難免會跟朝廷現有的制度有衝突,正好趁著現在,我好去跟跟陛下申請。” 

 張周再一次展現了他不同於一般人的一面。 

 王守仁這樣傳統文臣勢力出身的,聽到這種話,自然會覺得一時不太能接受。 

 這要是換了以前,張周如果在他面前說這種話,他說不定會拂袖而去。 

 你一個宣大總制,居然想著怎麼去算計朝廷? 

 但現在不一樣了…… 

 正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王守仁在帶兵去草原一趟,回到陽和口之後,深切感受到西北局勢的惡劣,光是洪漢出兵馳援不及時這一條,就險些讓他的命葬送在草原上。 

 而這一切,都來自於朝中文臣的保守和偏執。 

 王守仁問道:“如果要經年累月的備戰,所耗費的帑幣,恐甚巨。如果不靠京儲調配,光靠宣府過去數年的積累,只怕杯水車薪。” 

 “嗯。”張周點頭,“所以我的方略,一方面要趁著現在西北局勢安穩,加強軍屯,再通過改變糧開中等,讓商賈過來屯田,招募軍民開墾荒地,與此同時加緊開礦。畢竟陛下給了我權限,我們要利用好。” 

 “回宣府?”王守仁皺眉。 

 在王守仁想來,張周說要開礦,是說去開張家口堡周圍的鐵礦,有的位置還在塞外。 

 但你陳兵在陽和口,這還談什麼開礦? 

 “不不,回宣府沒必要,留在大同鎮就挺好的,開不了鐵礦,我先開幾個煤礦,正好我在西山積累了一些經驗,還能做到輕車熟路。”張周笑著說道。 

 王守仁一時愣在那。 

 你這開礦的方式很魔性啊。 

 本來說開鐵礦,莫說朝廷上下,就算是***知道你的意圖,也都以為你開礦的重心放在宣府,結果你一扭頭跑大同來開煤礦了? 

 你以為天下遍地都是礦,你想在哪開在哪開? 

 王守仁道:“以現有大同鎮周邊的煤礦,想要開闢新的礦窯,怕不容易。” 

 張周笑著搖搖頭道:“恰恰相反,很容易。大同周邊的煤礦儲量豐富,你知道我善於風水的……利用堪輿玄空那一套找礦最容易,我已經請旨陛下,讓你留在大同鎮為巡撫,地方開煤礦之事,就要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