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九十八章 治軍先安民

 “……” 

 王守仁很無語。 

 我是來跟你談出兵的,結果你告訴我,我要留在大同幫你開礦? 

 雖然張周所說的,符合他心中對於治軍的預期,能當大同巡撫,給他發揮的舞臺就太大了,正好能實現心中的抱負。 

 剛入朝還不到半年,王守仁也不指望在京城當官能有什麼大作為,進不了翰林院,反而不如留在西北長期治軍,至少這是他的愛好……至於治學,還有做學問開壇講學等事,那都是他中晚年愛好的事情。 

 “本來我打算留你在宣府的,但馬中錫這個人,脾氣是犟了點,能力還是有的。有能力的人,哪怕有不同一般人的秉性,能做事,就好過於那些不作為之人,大明過去數十年西北軍務的荒馳,正是來自於很多人的不作為!” 

 張周雖沒直接去抨擊大同巡撫洪漢,但字裡行間都把洪漢貶損到一無是處。 

 王守仁聽了之後,除了感同身受之外,還感受到一種“佩服”。 

 他也在想,這位張制臺看起來年紀輕輕,還是別人眼中的近佞,先前看起來爭強好勝去跟馬中錫計較,心胸卻也豁達,明明馬中錫已將他當成女幹佞看待,他也明明有資格把馬中錫撤換,但張周還是能做到寬容。 

 反而是洪漢…… 

 這種不作為的官,就算再會逢迎巴結,也照樣早早被勒令滾蛋。 

 本來王守仁對於自己於西北當巡撫還不太有信心,但看到張周如此的決心,他也會受到鼓舞,認為自己可以大幹一場。 

 “至於出兵貓兒莊,還是算了。”張周道,“除非我們能從偏關把大批的火炮和火藥給調過來,但這不符合戰略需求。現在我就想看看火篩能玩出什麼花樣。” 

 張周很悠然自得。 

 王守仁也服。 

 明明張周到西北之後,沒有親自去打一場硬仗,動嘴了也跑腿了,但就是沒親自上陣,在明明有機會跟火篩決戰的時候還避戰,但王守仁就是對張周心悅誠服。 

 王守仁道:“難怪威寧侯臨終之前,多番跟陛下舉薦,說大明西北軍務的未來,在張制臺之肩。” 

 張周笑道:“伯安你不必恭維我了,以後咱是共同努力,我在西北能留多久?你未來幾年或都無法回京,說重擔在你肩膀更合適。咱一起努力。” 

 “嗯。” 

 王守仁也沒說要自謙。 

 一起努力這說法,王守仁也樂於接受。 

 …… 

 …… 

 如張周所料,隨後夜不收就傳報過來,說是火篩從貓兒莊撤兵了,走得很急。 

 至於撤走的原因也很簡單…… 

 張周派出兩千騎兵,從陽和口出關,沒有往北走,只是沿著長城關塞的北邊往西到方山,火篩就灰溜溜跑了。 

 當王守仁拿到此戰報時,也不由在苦笑。 

 這不都跟張周所預言的對上了? 

 不是大明這邊想不想決戰,而是火篩……信心被打沒了。 

 或者說就算火篩還有信心,火篩也該知道審時度勢,其麾下的將士憑什麼有自信跟大明一戰? 

 明明草原內部正在兼併,而其部族族民多數都還被俘虜,他們一部就要代表草原跟大明一戰?就算沒有張周的崛起,沒有黃火藥和那些先進的火炮,大明的勢力也遠超達延汗…… 

 現在有了張周,火篩更不可能主動去雞蛋碰石頭。 

 隨後一道詔書發到陽和口。 

 張周被拔擢為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並擢升為後軍都督府右都督,領宣大軍務的同時,節制宣府、大同、偏關、延綏、寧夏、陝西等各處軍務……皇帝就差把九邊重鎮都交給張週一人。 

 張周文職臨時為正二品,武職正一品,等於說一躍成為西北最有權勢的男人。 

 雖然張周還沒得爵,但似乎誰都知道,張週迴到京城就能拿到爵位,現在沒賜爵,只是方便張周以文官翹楚的身份來節制西北軍務,如果成為武勳的話,那可能張周就要聽秦紘的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