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零二章 自行解決

 唐寅聽了心裡在發愁。 

 皇帝讓你來打仗,現在草原形勢還不定,你居然要放下手頭的軍務去開礦? 

 宋憲則沒那麼多意見,他請示道:“制臺大人,您看末將有何能相助的?陽和衛能幫抽調人手前去協助。” 

 張周瞅了宋憲一眼,似乎這個陽和衛指揮使很希望能攀附上他這棵大樹,極盡巴結,有點公器私用的意思。 

 “不必了。” 

 張周拿起桌上的幾份東西,交給唐寅,意思是幫他打包整理,“我在陽和口也叨擾多時,給你們添麻煩,如果火篩入關時,我再回來。大同周邊的事務,多聽那位王中丞的,不給他找麻煩,就是不給我添堵。” 

 “是。” 

 宋憲領命後,被張周先打發出去。 

 唐寅問道:“有什麼,不方便在他面前說?” 

 張周道:“我說唐師弟,你把陛下的奏疏,好好研究一遍,明日我們動身時,你告訴我心得。就這樣!你也回去吧。” 

 “……” 

 唐寅很無語。 

 有什麼不直說,讓我回去研究?我研究什麼?皇帝給你的敕令都是明文規定的,難道還有什麼暗語不成? 

 但現在是張周給他的命令,他也只好把所謂的敕令都拿出去,連夜去“研究”。 

 …… 

 …… 

 當晚張周見到了陳氏女。 

 陳氏女是從宣府過來的,她本來還在宣府等張周找她開礦,臨時被徵召到陽和口,一個生在江南魚米之鄉的富家女,到西北這種苦寒之地,她都不知自己來西北到底有何意義。 

 但若說就此讓她回京城或是南京……她也回不去。 

 “張大人。” 

 陳氏女見到張周,神色非常恭謹。 

 如果說以前張周在軍中的委命,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以及別人口口相傳的傳聞中,現在則呈現於她眼前。 

 “坐。”張周平時看上去懶散不作為。 

 但到了西北,張周是真做事的。 

 眼前他近乎所有的公務總結起來就是……錢和糧。 

 張周讓唐寅去研究皇帝的旨意,其實就是讓唐寅知道,皇帝在所有旨意中近乎一個字都不提錢糧之事,就是告訴他張周,備戰可以,但朝廷能給的支持有限,全靠你自己籌措。 

 在此基礎之下,只要你能把錢糧給變出來,你想怎麼幹都行。 

 陳氏女這次坐下來,跟張周遠遠隔著,顯得很拘謹。 

 她還不由往一旁立著的劉貴身上看一眼,若非這裡是議事帳篷一般的存在,旁邊還有人的話,她心裡真該擔心張周是覬覦她的人。 

 “一路走來,辛苦了吧?”張周笑著問道。 

 陳氏女道:“走之前,各處都不太安穩,但路上卻很太平,甚至可見商隊來往。聽說是大人在草原上打了勝仗,保了邊塞的安穩。” 

 “挺會說話。”張周道,“不過這沒意義,本來我是想在張家口堡以北開鐵礦的,但現在我改了主意,準備在大同鎮開煤礦,把你叫過來目的正是因此。” 

 陳氏女聽完後,稍稍放心下來。 

 她問道:“大人是要讓各地投獻礦窯嗎?” 

 “呵呵。”張周在笑。 

 這口吻,有點像是張鶴齡,在知道要在大同開煤礦時,都覺得是要搶民間的礦。 

 劉貴冷冷道:“大人豈是那種巧取豪奪之人?” 

 “是小女失言,還望大人見諒。”陳氏女急忙起身認錯。 

 “坐。” 

 張周道,“我開礦,從來都是靠自己的本事,你也知道我是幹什麼的,如果不能把自己所學的用在實處,那跟沒學也沒什麼區別。我要的,也只是你的一個幌子。” 

 “小女子不明白。” 

 陳氏女跟張鶴齡在開礦之事上所充當的角色是不同的,但張周覺得,此女是明白官場那麼多彎彎繞繞的,只是嘴上不說。 

 “開礦,最大的問題是與民爭利,這容易為御史言官所參劾,我也從來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西山煤礦,我靠的是蔣家,大同我則用你陳家。”張周道,“但你陳家必須要無條件歸附於我,你在京生意失敗,令你不得不上這條船,不是嗎?” 

 陳氏女雙腮肌肉緊繃,不言語。 

 張周道:“明天跟我南下,遇到有礦的地方,你留下幫忙打理,至於用人方面大同巡撫、地方衛所都會提供協助,唯獨地方知府、縣衙等不會配合。” 

 “你該知曉,我來西北用兵,所仰仗的是巡撫、都司、行都司,以及下轄的總兵府、衛所、千戶所等衙門,跟地方文治衙門無關。” 

 陳氏女大概明白,她這是要充當排頭兵。 

 “有麻煩,會有人來幫你解決,但大問題還要你自己來面對,如果有官府去查抄礦場,你也要硬氣起來。祝你好運。” 

 張周也就明著告訴陳氏女。 

 你幫我開礦,地方官府肯定會找你的麻煩,這就涉及到強龍跟地頭蛇之間利益的爭端。 

 看起來你背後是有衛所、千戶所為你撐腰,甚至連宣大總制、大同巡撫都是你的靠山,但關鍵時候你也別指望這些人和衙門能給你多少協助,甚至你被地方官府抓去關押於牢房,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