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零五章 兼職和實職的區別

 徐經現在是不得不找大樹乘涼。 

 以往他覺得唐寅是大樹,但現在看起來……唐寅最多隻是跳板。 

 他倒是想留在張周身邊做事,奈何張周不稀罕搭理他,對於他引以為傲的財力也不正眼瞧,他銀子再多,跟張周還是沒法比。 

 於是他現在就想以唐寅為跳板,讓他先靠上王守仁這棵大樹。 

 大同巡撫、新建伯…… 

 怎麼看都很有蔭涼的樣子,他在唐寅面前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王中丞為人謹慎,沒聽說他要招攬幕賓,再者以你舉人的身份,何至於寄人籬下?”唐寅不想當這個中介人。 

 徐經嘆道:“身為舉子,若是還能繼續參加會試,倒也不必要為自己的前途憂愁,奈何如今這境況……除非是以後不想當官從政,否則也只有劍走偏鋒,尋一些他人看來不入流的渠道。伯虎,你要理解我啊。” 

 徐經眼神迫切,眼巴巴望著唐寅給他當引路人。 

 唐寅拿起酒杯,先喝了一口酒,旁邊的徐經趕緊再給他斟滿。 

 看唐寅願意喝他的酒,徐經覺得這事十有八九是成了。 

 “我會跟王中丞說說,至於他是否肯留用你,可不作準。” 

 唐寅其實想說,以你捲入到鬻題案,本身就是風頭人物,人家王伯安現在也是風頭人物,都是想低調為官的,幹嘛用你這個風口浪尖上的人物給自己找麻煩呢? 

 …… 

 …… 

 如張周和王守仁所料。 

 火篩率部南下之後,隨即再來了一道上奏,表示願意接受大明的賜封,準備舉部遷徙到河套之地,也就是東套。 

 他被俘虜的一萬多族人也不苛求了,甚至連他被抓的義子也不討回,大概知道這些人就是大明朝廷的人質,現在他求生存之心很迫切。 

 這天唐寅早晨起來很晚,去見王守仁時,王守仁已將發往各處的鎮守公函都派人送了出去。 

 王守仁見到唐寅來,倒也還算是客氣。 

 不是同門,現在做事什麼的,好像也步調一致了。 

 “……剛得知的消息,威寧海北岸,永謝布部也做了奇襲,火篩卻早有防備,此戰永謝布部損兵折將,但後續還有其餘部族的人馬往威寧海靠近,即便火篩取勝之後,還是率部南下,準備歸順於大明。” 

 王守仁的消息,讓唐寅也很感慨。 

 唐寅道:“果然都被張制臺料中了。” 

 王守仁道:“牆倒眾人推,火篩於蒙古右翼稱雄的時日已到,如今各部族不會給他好的草場,河套之地雖然常年無人經營,好歹也乃有三川交匯,無論是水草還是耕地,都讓他有生存的餘地。” 

 “嗯。” 

 唐寅點頭,又迫切問道,“那他幾時入關?” 

 “最近幾日,我準備讓他先進大同鎮,卸了他的爪牙,只讓他帶少數的扈從入京,伯虎你可是要隨同一起過去?” 

 王守仁問了一句。 

 這讓唐寅很迷惑,不是讓我過來招呼火篩入關的?怎麼連火篩進京城,還要我一路陪同?那我成什麼了? 

 王守仁不解道:“張制臺不是如此安排的嗎?” 

 唐寅嘆道:“那我……回頭問問他。” 

 王守仁一聽,就知道唐寅為人很懶散,或者是唐寅覺得這差事有點危險……一旦火篩在入京途中變卦,殺了大明的使臣再奔逃出關……這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陪一個曾經的草原煞神,看起來也不是什麼好事。 

 “伯虎,大明一方總還是要派人去的,既然朝廷沒有派出迎接的使節,張制臺還特地讓你過來,那就非是你陪同不可了。”王守仁也不跟唐寅商議,替唐寅做了決定,“入京一行,除了錦衣衛會隨從之外,還會有兵士,攜帶燧石銃。你放心就好。” 

 唐寅唉聲嘆氣道:“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 

 …… 

 王守仁本以為火篩入關朝見,張周作為得勝者,會親自來感受這份榮光。 

 但隨後王守仁發現,張周對於火篩的事好像一點都不感興趣。 

 好像張周只對如何籌措軍餉物資很熱衷,除了派了個唐寅過來,隨後張周甚至都沒有發出一封公函,或者是私人的信件,對這次火篩進貢的事做出任何的安排,大概就讓王守仁自己看著辦。 

 火篩入關是在六月十九。 

 此時距離大明奇襲威寧海已過去近半個月,火篩入關由總兵官王璽帶人前去,同時還要協調火篩在關外的人馬。 

 王守仁已下令,不允許火篩蒙郭勒津部的兵馬靠近邊關五十里,同時也承諾,如果亦不剌等草原部族往貓兒莊以南靠近,大明會出兵協同……如此才讓火篩放心入關,當然如果蒙郭勒津部的人馬有異動,大明一方也會認為火篩是有不軌企圖。 

 到時火篩就成了人質,殺了他都不為過。 

 火篩抵達大同,則是在六月二十中午。 

 這天正是七夕節,而大同鎮的百姓則好像是出來會“小情人”一般,近乎是全城的人都出來圍觀曾經不可一世的草原餓狼投降。 

 不過王守仁也不想激起蒙郭勒津部的逆反,所以特地規定,火篩入城的街道不允許有人圍觀,但這還是抵擋不了城中百姓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