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零六章 回祿之災

 …… 

 …… 

 朱祐樘如此安排,既是為了讓兒子安心讀書,其實也是顧慮到各地的藩王到京來給他賀壽,可能會有居心叵測的。 

 當皇帝的就一個兒子,在某些事上就是有點虛,是心虛。 

 生怕兒子一個不慎出點什麼意外,那大明連個儲君都沒有了,而且這年頭死個孩子什麼的,也不算稀奇事。 

 “看好太子!” 

 朱祐樘在去坤寧宮之前,還有意提醒了蕭敬。 

 這意思是,藉助東廠的勢力,嚴格限制太子的起居行止,一定不能讓他胡鬧。 

 “是。”蕭敬急忙應聲。 

 朱祐樘嘆道:“可惜秉寬不在,也不知最近到底會出什麼事,有些事情不問個清楚,朕就是於心難安。” 

 蕭敬和戴義都在想。 

 不是陛下您自己說的,以後有什麼大事再去問張周,還說有大事的話,他一定會提前通告? 

 現在好像說話不算的人,是陛下您吧? 

 蕭敬則好像想起什麼事來,提醒道:“陛下,據說張先生如今都在大同鎮周邊開礦,倒是有上奏還在路上,是否可能會提醒陛下一些事?” 

 朱祐樘搖頭:“他上奏,多半都是為西北的軍務,他也是輕易不測天機,所謂天機不可洩露,朕豈能強人所難?” 

 戴義道:“陛下,要不讓欽天監給測測?” 

 “嗯?” 

 朱祐樘皺眉看著蕭敬,那眼神好似在說,你有病啊? 

 以前欽天監測也就測了,準不準的聊勝於無。 

 可現在明明有個準確如預言家的傢伙,你讓朕再去聽欽天監所測出來的那些鬼話?朕聽了跟沒聽還有什麼區別嗎? 

 戴義大概也覺得是自己失言,趕緊低下頭不言語。 

 “以後讓欽天監的人多去跟秉寬學學,同是道家中人,何以差距如此之人?”朱祐樘抱怨。 

 蕭敬道:“陛下,張先生那邊應該不算道家,算是仙家了。” 

 戴義先是一怔,心裡在想,道家和仙家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但再一想,把張周說成半仙,似乎真的就很高大上,誰讓張周次次都能命中?嘴跟開光了一樣? 

 …… 

 …… 

 李東陽府。 

 李東陽還是見到了孔弘泰。 

 本來孔弘泰在投遞拜帖時,還特別言明要帶侄兒一起來見,卻是李東陽在派人去請時,也特別說明只見孔弘泰一人,大概的意思是……就算孔聞韶是我女婿,我也不想見他。 

 只有東莊你是我的朋友,我才給你面子跟你見見。 

 連未來女婿都不見,李東陽這其實也是提醒孔弘泰,見面時有方便的事你就說,沒方便的……諸如婚事什麼的,能別提就別提。 

 孔弘泰到李府之後,也果然很識相。 

 此人性格豪爽,加上其乃是當代的衍聖公,在文壇的地位卓絕,加上他幽默風趣善於交際,在京城人員很好,每次到京城都有一堆人跟他會面,也有很多人會邀請他過去,以彰顯出自家的身份。 

 看看,連衍聖公家的人都來我府上,我家門楣很高吧? 

 但孔弘泰最大的遺憾,是這輩子沒兒子。 

 孔弘泰對自家大哥的長子,也就是孔聞韶,也一直都是視如己出。 

 孔弘泰年已五十,立在李東陽面前還顯得很謙卑,隨後二人落座後,孔弘泰也提及了他來京城的目的……不提侄兒的婚事,而是提到給他大哥孔弘緒恢復冠帶的事。 

 歷史上孔弘緒是在弘治十一年,得山東地方上奏,請求恢復冠帶,得到朱祐樘的準允。 

 但因張周出現所產生的影響,這件事在去年中並沒有成行,以至於孔弘泰也不得不借助此番來京,特地給他大哥說說。 

 沒有恢復冠帶,也就還是戴罪之身,孔弘泰眼看自己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為了他侄兒將來能合法繼承爵位,就算心中也覺得大哥有罪,也要為整個孔家而做點事。 

 李東陽道:“此事不該由你來提,應當請地方藩司、臬司等,再或是找巡察御史往京上奏。最好是找交好者,不會惹出事端。” 

 其實李東陽現在也想讓孔弘緒恢復冠帶。 

 就算這個親家公再不是東西,但婚約已定,面子上總還是希望親家公能免個罪身,這樣自己也有面子一點。 

 這也是孔弘泰為什麼來找他的原因,大概的意思,你李東陽也不希望自家女兒過門的時候,她的公公還是個罪人吧? 

 孔弘泰為難道:“先前也找過,但最近京師內……事端太多,地方官吏少有敢輕易冒頭言事的,要不賓之你幫忙疏通一下?” 

 能找人說情,還用來找你李東陽? 

 正因為現在朝中崛起個張周,言官的地位大不如前,現在地方上的官吏也開始見風使舵,重點是皇帝最近兩年對孔家也沒展現出什麼善意,地方官這都叫審時度勢明哲保身……沒辦法,只能讓你出面,找人幫說和了。 

 “嗯。” 

 李東陽點頭。 

 在這件事上,他倒不會推辭。 

 二人繼續言談,孔弘泰談及威寧海的捷報,也清楚張周在朝中地位特殊,只提恭賀大明,沒提張週一句。 

 禮數拜見之後,李東陽本還要留孔弘泰吃飯,孔弘泰也很識相要先走。 

 因為到此時,孔弘泰都沒為侄兒的婚事說半個字,他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在送客時,他主動道:“最近小女一直都有在研習女學,也特地請人回來教導,如今她尚且年少,婚姻之事不妨再延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