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零六章 回祿之災

 西北戰事暫時平息,進入一個相對緩和的備戰期,朝中大臣自然也不覺得張周真的能踏平草原。 

 近來因為西北各處太平無事,連內閣日常值夜也都取消。 

 李東陽在連續值夜幾天之後,這天朝議完畢,劉健也帶來了司禮監傳來的消息,告訴李東陽可以回家好好休息幾天。 

 “賓之,這幾日你先籌備一下私事,東莊這幾日入京,聽說他幾次去拜會你都不得,你也不該冷落於人。” 

 劉健對李東陽顯得很關心。 

 因為朱祐樘是七月初三的生日,這天是萬壽聖節,無論是番邦使臣,還是各地的藩王、勳貴、官吏,都會派人或是親自到京來給皇帝賀壽,今年的萬壽節跟以往還有所不同,大明在邊戰中接連取勝,正是皇帝意氣風發時。 

 這時候來給皇帝獻禮,多是為了趁機拍馬屁的。 

 東莊是如今衍聖公孔弘泰的號,人稱“東莊先生”,跟李東陽要好。 

 當然孔弘泰這次跑京城來,也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他的侄兒孔聞韶,去拜訪李東陽名義上是聯絡感情,但其實就是想提醒李東陽……咱兩個家族的婚約期限已到,說好了三年之後你閨女及笄就嫁,現在三年過來,咱該把婚事談成了吧? 

 李東陽接連幾天值夜,其實就是為了躲孔弘泰。 

 結果孔弘泰那邊拜訪不得,居然拖關係找劉健幫忙說和,這才有劉健囑咐讓李東陽多“籌備私事”。 

 意思是,這幾天你專心去嫁女兒,朝事我們幫你擔著。 

 李東陽的臉色當然有些難看。 

 孔家長子嫡孫,未來衍聖公的繼承人……這未來女婿從出身到人品,似乎都沒得挑,但問題是……那親家公是個什麼玩意?又女幹yin又殺人的,還不止殺了一個……別說我李某人是當朝宰輔,就算我是個普通人,也不會稀罕這種聯姻。 

 但箭在弦上……拖都拖不下去了。 

 “知道了。” 

 李東陽應了一聲。 

 劉健當然也明白李東陽對此事有意見,奈何事都已定,你李東陽也只能認了,再說人家孔家到底也是大明的“忠臣勳貴”,沒誰辱沒誰的問題。 

 至於你那親家公的問題…… 

 這不正因為孩兒他爹人品不好,才需要孩兒跟你這個大學士家的千金聯姻,彰顯其嗣爵合法性嗎? 

 此乃為安定大明讀書人,也是為安定朝廷。 

 正所謂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賓之,你就忍著吧。 

 …… 

 …… 

 火篩還在來京路上,朱祐樘最近幾天精神頭很好,沒事就去文華殿見兒子,偶爾還會把兒子叫到乾清宮來。 

 目的就一個。 

 考校。 

 朱祐樘也感覺把張周調去西北,似乎是疏忽了對兒子的教導,既然給請的名師不能上陣,那只有他這個當父親親自出手了。 

 “父皇,到底幾時把張先生召回來?兒臣還有些想念他了!” 

 這天考校時,朱厚照的表現很不好。 

 但朱祐樘也沒怪責,卻是在要帶兒子去坤寧宮一家團聚吃飯時,朱厚照跟父親提了一句。 

 朱祐樘似也跟兒子有同樣想法,他道:“尊師重道,很好。” 

 連旁邊的戴義和蕭敬看了,都在想,真是父慈子孝。 

 爺倆都被張秉寬迷得五迷三道的,張秉寬灌迷湯的水平真是不一般。 

 但誰讓人家有本事呢? 

 朱厚照道:“要不父皇這樣,張先生不方便回來,您把兒臣送到西北也行啊!兒臣去了西北,也一樣跟他好好學習!” 

 “胡鬧!” 

 朱祐樘中氣十足一聲呼喝,瞬間讓乾清宮內的氛圍有些緊張。 

 先前還是父慈子孝,馬上就變成六親不認的大型災禍現場。 

 朱厚照爭論道:“有何不可的?在哪學不是學?父皇放心,以張先生的能耐,他能一邊調兵遣將,一邊教兒臣,兒臣正好也可以跟他學一些打仗和治國的事情,可謂是一舉多得。” 

 “咳咳咳……” 

 朱祐樘盛怒之下,被口水嗆得直咳嗽。 

 總在想秉寬他不按套路出牌,現在自己兒子也開始有模學樣,這一定不是朕親生的! 

 “陛下保重躬體啊。”戴義急忙勸說。 

 朱祐樘阻擋了要過來給他輕撫後背的太監,冷冷道:“太子,你現在以課業為重,少想那些歪門邪道的東西。朕知道你在想什麼,治軍用兵等事,某些時候的確是你該學的,不算歪路,但那要等你成年之後再研習。” 

 “至於秉寬,他人在西北,所忙的事可不止用兵一項,他在為朕籌謀未來十年乃至幾十年的西北方略,是為大明鞠躬盡瘁,至於你……別以為朕不知道你想去幹嘛!” 

 “自古儲君輕易也不得離開京師,除非你已年長能獨斷朝事,否則朕是絕對不會讓你遠行的!” 

 朱祐樘心裡還在想,你這臭小子想遠行也行,等你爹給你多生幾個弟弟,到時朕才懶得管你呢! 

 朱厚照聽了就很惱火,急切爭論道:“可是父皇,他不回來,兒臣什麼都學不好!兒臣需要名師,翰林院那些老古板真讓人受不了……” 

 “夠了!” 

 朱祐樘日常生氣,也是日常給兒子甩臉色,“今日坤寧宮你不必去,就回去好好閉門讀書,這幾日連東宮都不必出了!朕壽誕之前,你再惹是生非,看朕怎麼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