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部左侍郎

 “眼下朕還有一件事要提,便是遼東巡撫的人選。先前讓你們各自參詳,可有何人選?” 

 朱祐樘不再跟這群大臣商議如何去給張周安排官職,改而直接談更直接的邊鎮巡撫人選。 

 馬文升終於走出來道:“兵部推舉於南京太常寺卿,楊一清。” 

 皇帝不是喜歡用新人嗎? 

 那我們傳統文官勢力,也不再像之前那樣按部就班,總要拿出一些有能耐的人競爭一下,就如之前在翰林學士人選上推出楊廷和、梁儲一樣,這也是為適應潮流。 

 “還有呢?”朱祐樘問道。 

 吏部尚書屠滽道:“且有前大同巡撫洪漢。” 

 一新一老,一個有能力一個有經驗,可說是相得益彰。 

 就在眾大臣以為新任的遼東巡撫就要從二人中推舉時,通政使司左通政沈祿走出來道:“臣推舉陝西道監察御史陸完。” 

 “嗯?” 

 眾人用不解的目光望過去。 

 這種時候有你沈祿什麼事?你出來湊熱鬧就算了,推舉出來的……這是個什麼人? 

 朱祐樘道:“好,若諸位沒什麼意見的話,那就從此三人中選出新任巡撫遼東之人選,這兩日就定下。退朝吧!” 

 皇帝也懶得再跟大臣商議別的事情。 

 他也沒直接決定讓陸完來當遼東巡撫,在張周的問題上,君臣的關係鬧得很僵,皇帝也要給彼此一點餘地,雖然朱祐樘在用陸完的事情上也非常之堅定,但他現在還是要給大臣一種一切都按照規矩來的假象。 

 …… 

 …… 

 朝議解散。 

 跟以往眾大臣出了朝堂,皆都義憤填膺去議論朝事不同,這次眾大臣相對冷靜。 

 主要還是因為皇帝要重用張周的心思太明顯,之前都已經有了心理預期,現在不過是把預期兌現,反正受損失的只是王宗彝一個人,其餘的人……真有那麼大影響嗎? 

 去反對? 

 怎麼反對? 

 先前白昂和閔珪在朝堂上說得還不夠擲地有聲?還能從哪個角度去評價張周德不配位呢? 

 重點是,好像朝中文官的上層,尤其是內閣大臣和兵部尚書那邊,對於張周升兵部左侍郎的事好像是默認了,剩下的人就算有意見,也會採用更婉轉的方式,諸如以上奏的方式去勸諫。 

 就在朝議結束時…… 

 張周人在家中,還沒下榻。 

 正是小別勝新婚。 

 去西北一趟怎麼也算是經歷一次生死,回來後見到家中嬌妻美妾,那還不趕緊溫存一番? 

 王明珊那邊身懷六甲不能太折騰,但好歹懷孕前三月已過去……前三後三……有過生育經驗的女人都知道其中的門道,就算是在這年頭,大抵也會按照此原則來。 

 張周還在家裡睡大覺,卻是蕭敬來給他傳升官的“好消息”,逼著他不得不穿戴下榻,連洗漱都顧不上,打著哈欠便出來見客。 

 “張先生,您……這是?” 

 蕭敬也很訝異。 

 張周怎麼看上去……比昨天更憔悴? 

 張周道:“這一路辛勞,說來蕭公公都不信,尤其快到京師時,我那是日夜兼程……” 

 “張先生為國操勞,實在是可敬可嘆。”蕭敬感慨著。 

 為國操勞嗎? 

 張周想了想,如果再有個兒子起名帶國字的話,可能沒毛病吧。 

 “張先生,今日朝議上,陛下已跟諸位臣僚商議好,以您為兵部左侍郎,之前說的官職,諸如太常寺卿、侍讀學士、後軍都督府左都督,這些也同時讓您來兼任,官正二品。恭喜了。”蕭敬拱手說著,把官牒給張周遞過來。 

 張周好奇問道:“不是正一品嗎?” 

 蕭敬笑道:“這不從文官的職位給您論?其實以您現在的地位,幾品……還有何關係呢?” 

 “這話沒錯。”張周笑著點頭,“我們這些幹活的,最重要的還是得到陛下的支持啊。” 

 “對對。” 

 蕭敬感同身受。 

 什麼幾品幾品的,得到皇帝信任的那就是超品,他蕭敬是沒能力以一人之力壓住朝中文武大臣,但他後來者中就有個劉瑾便做到了,誰說當佞臣一定要跟文官講和? 

 如果當近佞的,都像張周對文官這麼“仁慈”,那大概歷史上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女幹臣當道的事情。 

 “另外陛下提了,最近讓您早早把跟林家的婚事給辦了,因為您往西北的事,此事都已經耽擱了不少時日。”蕭敬笑著道,“陛下還說,成婚那日,還會親自駕臨。” 

 張周道:“這怎敢?” 

 蕭敬笑道:“無妨的,是為陛下對您的信任和倚重,也是為體現對此婚事的看重。就當是給林老侍郎一點面子。您說呢?” 

 嫁女兒當小妾,皇帝要給林瀚面子,以此來收攏兩個臣子。 

 張周也覺得皇帝也應該做出收買人心的架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