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三十四章 分功不均

 感覺就是在被人折騰,打仗沒我事,收拾戰場發現腦袋都被人給切走了,抓了一堆俘虜還跑了不少。 

 折騰這麼多天,到底有何意義? 

 張鶴齡都快要懷疑人生了。 

 陸完道:“這邊彙總,首功大概有三百多。合起來是否到兩千,還要再算。至於俘虜,之前抓了不少……有的被直接格殺,有老弱不方便帶走的,估計也要殺……湊上去,俘虜大概還有四五百……” 

 馬永成欣然道:“挺好的了,又是兩千多的戰功。” 

 陸完面色冷峻道:“只是相比之前大明幾場戰事的耗損,這一戰,遼東折騰這麼大,所獲得的功勞卻令人失望。” 

 就差說,出兵的主要任務是我們遼東的,而你們薊州這一路人馬不過是設伏,腦袋都被你們坎走了,俘虜也算是你們抓的,感情是損耗的事我們上,卻是你們吃肉我們喝湯? 

 戰場上本來雙方就沒怎麼精誠合作,現在戰事結束之後,怨懟更深。 

 王憲道:“陸中丞這是說哪裡話?此戰乃是我們兩邊一同所取得的,不分彼此。” 

 張鶴齡一聽就惱了,罵道:“那你們還把能砍的腦袋都砍走?連殘碎腦袋上的耳朵都不放過?奏功的時候怎麼奏?” 

 馬永成問道:“功勞奏上去了嗎?” 

 陸完搖頭嘆息道:“從這裡往南,到大寧尚且要二百里開外,從大寧舊址回大明關塞,也有四百里以上,戰功還是先等回大明關塞之內再說吧。” 

 “二百加四百……”張鶴齡突然想到什麼,問道,“咱現在進草原到底多少裡了?” 

 之前張永跟他說,出草原大概有四百里以上,讓他覺得自己被人坑了,但現在這群人的交談,讓他意識到並不止那四百里。 

 王憲道:“此處距離瀋陽中衛大概有七八百里吧……” 

 “多少?” 

 張鶴齡呼一聲站起來。 

 王憲皺眉道:“壽寧侯,你們出塞之後走了這麼多天,近乎是日夜兼程,難道連走了多遠,你都不知悉嗎?” 

 張鶴齡一臉惱火道:“出了關口之後,到處都是那麼荒涼,除了草就是山,我上哪知道走了多遠?” 

 陸完懶得跟張鶴齡一般計較,之前為了不讓張鶴齡給他找麻煩,他們一天能行進百里以上,也跟張鶴齡說只走了五六十里……反正張鶴齡也沒什麼距離上的概念,他對於張鶴齡的要求,僅僅是別給自己生事。 

 “眼下當務之急,是要全身而退。”陸完道,“諸位,上表功勞的時候,也希望諸位能手下留情了。” 

 王憲臉上的肌肉動了動。 

 現在陸完等於是在給他施壓了。 

 雖然王憲跟陸完一樣,以前也沒什麼實際帶兵經驗,這次一次就取得了別人難以企及的功勞,說就這麼讓出去……誰服? 

 無論是陸完,還是王憲,都不是那種好相與的人,二人後來都能做到兵部尚書的位置,在治軍上必然有其獨到的一面,而維護自己所部的利益,也是身為將帥者應有的風範。 

 …… 

 …… 

 “王大人,您剛才聽到陸大人的話了,他到底是何意?” 

 出了中軍帳篷,王憲帶著馬永成往自己所部的營地走。 

 王憲道:“馬公公,你這都聽不明白?遼東那邊,是嫌棄他們的功勞太小了,而他們又覺得,出力不比我們少。甚至比我們還多。” 

 馬永成皺眉道:“他們人多有什麼用?戰場上廝殺的事情,可是我們完成的,不看看咱這邊折損了多少人馬?他們就是跟著撿便宜呢。” 

 “話也不能這麼說。”王憲其實也很頭疼。 

 來的時候可以分兵,互相看不見,沒那麼多勾兌的事。 

 但現在撤兵的時候麻煩就來了,***煩就在於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誰讓陸完那邊是兵強馬壯,人家有三萬七千人馬,而自己這邊只有四千不到的騎兵呢? 

 撤走的方向,還不是往薊州,而是往東邊的遼東腹地。 

 這過去之後,為了點功勞,再內部打起來…… 

 “馬公公,無論陸中丞那邊如何上報,咱自己的奏報也不能少,回頭見了遼東的監察御史也不必跟他們客氣,總歸咱奏咱的……口說無憑,還是要看首級在何處。” 

 王憲名義上是對陸完服軟了,但暗地裡卻不能讓功。 

 馬永成問道:“要是他們跟咱搶呢?” 

 “草原上還不至於,但要是進到關塞之內,就要有說法了!咱也不能等著遼東的將士回去報信,提前派人,以刺探軍情為說法,多派人馬先回京師……目前也只能這樣。” 

 王憲看著南邊灰濛濛的天空,面色多有感慨。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全身而退。而且以我想來,朝中那位無所不能的張侍郎,定能算出我們所經歷之事,也能給我們鋪好路。軍功的事,現在擔憂徒勞無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