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三孤已穩,三公可期

 提前內部商定人選,再做廷推。 

 等於說是以公平公正的假象,行皇帝直接任免之舉。 

 有點那傳奉官的意思了。 

 但跟傳奉官不同的,是皇帝對於張周和王瓊的任用,到底還是在“一定合理範圍之內”做出的調派,畢竟王瓊先前已是大同巡撫,調京師當個左侍郎怎麼了?張周已當過南京兵部尚書,調回來當個兵部尚書也沒問題吧? 

 李東陽進一步問道:“陛下,不知南京軍務當由何人來參贊打理?” 

 這又問到一個關鍵點上。 

 張周調回京,外間對於誰來接替張周為南京兵部尚書的事爭論不休。 

 也是想知道皇帝對南京,或者說是南方的戰略意圖是什麼……先前讓張周去南京,總不會只是讓張周去南京避個地震天災異象吧? 

 “再議吧。”朱祐樘道,“有什麼人選,你們也在朝上提,朕也會酌情考量的。” 

 這話就說明,好像皇帝對於誰當南京兵部尚書這件事,也完全不太在意。 

 誰當都行的意思。 

 如果是朕所關心的人事任免,朕先前也都透露給你們知道了……也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帝在南方還有更大的戰略佈局,可能這佈局比讓張週迴朝當兵部尚書這件事都大,所以還不方便透露。 

 再也可能是,皇帝還打算等張周的意見,也不一定是等張週迴朝之後。 

 張週上的密奏,給皇帝提供建議,也是有可能的。 

 …… 

 …… 

 內廷會議接下來,還商量了有關來年預算的事。 

 皇帝沒有就修築宮殿,或是京師周邊的道觀、廟宇有任何的想法,對於西北軍需調度,只是希望能保障將士順利過冬……對於鑄炮和修造河套關城之事,皇帝好像沒有太多的想法。 

 這也讓這幾位重臣意識到。 

 現在皇帝近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怎麼打草原這件事上,真是連個人享受也不顧。 

 全心全意。 

 好像皇帝近期要做出的所有安排,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 

 只是對於錢糧調度上的通融,有點讓這幾位看不懂。 

 皇帝既然這麼在意西北軍務,為何卻不提加軍餉的事?卻是之前屢次在私下提到給東南造船調撥錢糧呢? 

 因為新任的戶部尚書佀鍾並非上聽處成員,他們也並不知道現在戶部內部的安排如何。 

 “張秉寬回朝主持兵部,這是最好,也是最壞的結果。”謝遷好似打趣一般評價道。 

 張懋笑道:“那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謝遷道:“對東班之臣來說,不好不壞,可對於你們西班來說,可就未必了。” 

 你張懋還想在我謝於喬面前討口舌之快? 

 自不量力啊簡直就是。 

 馬文升道:“以入朝兩載,便加三孤之名,只怕將來封王拜相也未可知。” 

 張周身為蔡國公,兼大明兵部尚書,回朝之後必然會從“三輔”,也就是目前的太子太傅,晉升為“三孤”,也就是少保、少傅或少師,距離三公也就一步之遙了。 

 這對於一個入朝尚且不到兩年的進士來說,都已不能用原地上天來形容了。 

 這種探討似也沒什麼意義,幾人都悶頭往宮外而去。 

 …… 

 …… 

 乾清宮內。 

 李榮將張周在南方的上奏,如實呈遞給朱祐樘,而這份東西除了楊鵬看過之外,只有他李榮這個即將兼任東廠廠公的人見過,連蕭敬他們都無權查看這種密奏。 

 “陛下,張先生於南京做了不少事,且還動了寧藩的利益,據東廠所查,寧藩除了明面上的上奏之外,或暗中想趁太子與張先生回京時,於路上下手加害。” 

 李榮面帶幾分擔憂之色道。 

 朱祐樘一拍桌子道:“於先皇所在時,寧藩便屢有異圖展現,若他們真敢亂來,朕不端了寧藩的巢,朕枉為人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