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三孤已穩,三公可期

 你們草原人都是渣渣,以前覺得你火篩歸順,還能展現大明對草原的宗主國情誼,給韃靼各部族歸順提供範本。 

 但現在不需要了…… 

 大明對草原進入到全面壓制的階段,如果你火篩還想繼續兩面三刀,一邊得大明的賜封,一邊卻在遇敵情時隔岸觀火,那對不起,你火篩哪涼快哪待著去,大明不需要你這種歸順的部族,你仍舊被大明釦押的族人也休想再討回去。 

 “朕還打算,給秉寬遷爵位為蔡國公,以示隆寵。” 

 “另外官山之戰中功勳卓著的新建伯王守仁,朕在爵位上暫且不給他動了,就先給他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的身份,節調宣府、大同、偏關等處軍務,諸位卿家可有何異議嗎?” 

 皇帝又在內廷決定朝中大事了。 

 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人事任免。 

 張周遷“萊國公”為“蔡國公”,再給火篩賜個東勝侯,這是有講究的。 

 大明曾被追封為蔡國公的有兩位,一個是永樂時第一代永康侯徐忠,還有一個是大明開國名將張德勝。 

 二人都是追贈,所以蔡國公爵位沒有傳下去。 

 張德勝還有一義子,名張同,原名汪興祖,其就被追贈為東勝侯,同樣是追贈沒有將爵位傳承。 

 朱祐樘遷張周為蔡國公,卻以火篩為東勝侯,言外之意……你個小火篩,給朕的秉寬當乾兒子還差不多,這也是提醒你,你在大明這邊就是個兒子,如果你不好好幹,讓你連兒子都當不成。 

 若你不給大明建功立業,等你回到草原之後,作為曾經草原的叛徒,看誰還會待見你們。 

 到時再讓你“乾爹”去把你給滅了! 

 劉健道:“新建伯年輕氣盛,以其節制宣大軍務,會不會過於激進?此處軍務當由老成持重之人來處置為好,以前戶部左侍郎許進,方是上上之人選。” 

 朱祐樘面色微微不悅道:“到這時候,還要以其年輕氣盛,來阻斷朕的用人嗎?新建伯是年輕,但為官這兩年,做事也愈發沉穩,其有短暫巡撫大同的經歷,在奴兒干都司平肅女真人時,其表現出非凡的才能,威寧海和官山兩戰,已讓他趨於成熟,朕對於他節調宣大等處軍務,並無所顧慮。” 

 朕就覺得他行,你們想咋地? 

 “至於劉閣老所說的許進許卿家,他是有資歷和威望,如今在偏關為巡撫,協同新建伯,另還有身在宣府的馬中錫,二人都是年老持重,相信能對新建伯處置宣大軍務提供足夠的支持。至於大同之地的巡撫,也一併由新建伯兼任了吧。” 

 將王守仁從大同巡撫,提升為宣大總制,卻沒有卸任其大同巡撫的位置。 

 這說明,皇帝已準備將宣大一線的防務要點,從宣府遷到了距離京師更遠一些的大同。 

 因為王守仁兼任大同巡撫,這會令大同在宣大戰略意義上,無限制提高,也會間接也說明,皇帝準備把宣大一線徹底交給張周的人來打理,至於許進和馬中錫,也不過是臨時的人選,回頭要撤換他們,大概也只是皇帝一句話的事。 

 劉健聽了就很上火。 

 難怪今天讓我們內閣也來了,感情所說的事,都是關乎到整個西北格局的大事,偏偏陛下不想拿到朝堂上去廷議。 

 這是在跟我們商議嗎? 

 根本就是通知我們一聲的,什麼都是其定好的,還要我們幹什麼? 

 李東陽道:“陛下,不知蔡國公和前偏關巡撫王瓊回朝之後,將作何安排?” 

 李東陽也算是明眼人,知道反對不了,那就問點直接的,也算是問清楚狀況,讓我們傳統文臣有時間去準備應對了。 

 朱祐樘先前剛以皇帝的威嚴,接連決定了幾件事,如果這時候連例行通知都不想說,那就有點對不起這些陪他經歷過風浪的大臣。 

 所以李東陽把朱祐樘的脈也是很準確的。 

 “朕以秉寬回朝,為兵部尚書,至於現兵部尚書馬卿家……朕想以你為吏部尚書,主持朝中官員考免之事。”朱祐樘直言了,“至於王瓊,他回朝後,就取代許進為戶部左侍郎。若是諸位卿家沒意見的話,來日在朝上,便如此做推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