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四十一章 請託





這就讓朱祐樘很難回答。




張皇后問道:“陛下,那位寧夫人既是安邊侯曾經的夫人,如今安邊侯為國立功,也一直未再繼娶,為何不讓他們再重新婚配呢?女子出嫁之後離門,本身就是有辱德行的。”




張皇后這麼熱心幫寧彤和朱鳳撮合,自然想的是,不能讓寧彤有機會被丈夫染指。




她也看出來,賢妃好對付,小家小戶的。




可這個寧彤就不簡單了,在朱鳳揚名立萬之後還果斷和離,能有張周的相助,一介民女都有資格跟宮裡往來。




這要是當了妃子,怕是宮裡就無寧日了。




朱祐樘笑道:“這是他們小兩口的事,朕不會過分去幹涉的。咳咳……秉寬最近要回京了。”




顯然朱祐樘也不想去聊這個話題。




當皇帝的,幫秉寬撮合婚事還行,朱知節那小子還想得到朕的青睞?他也要表現出足夠的本事才行。




可最近朱知節……實在讓朕失望啊。




“秀榮啊,你別難過,朕的意思是,其寧氏的醫術,都是跟秉寬學的,就是你皇兄的張先生,他馬上回到京城來,以後讓他偶爾入宮時,讓他來教你,你不就可以學得更快了?”朱祐樘心裡還是向著女兒的。




朱秀榮眨眨眼,顯得很無辜問道:“父皇,張先生真的厲害嗎?這個問題我問過很多人,他們說得都不一樣。但寧女官也說,其實他很厲害。”




“呵呵。”朱祐樘笑著,順眼望了妻子一眼。




張皇后知道丈夫是什麼意思,她道:“皇兒,秉寬在我大明,是一等一的能臣,可說是天上地下的事,沒有一件他不知道的,甚至連鬼神的事他都能算出來,你的兩個舅舅,曾經對他很挑剔,現在都對他非常推崇,說是要等他回來之後,跟他好好學習。”




本來牛逼吹得還不錯,朱祐樘還算滿意。




但張皇后明顯有點“夾帶私貨”,非提及張家兄弟,就讓他不太滿意了。




“皇后啊,最近鶴齡和延齡在京城裡,可有點不像話,你有時間可要好好管管。”朱祐樘也沒具體說是怎麼回事。




反正張家兄弟不像話的地方多了,把鞭子甩起來總歸能讓這兩個小子消停兩天。




張皇后道:“他們也沒有京營的職位,陛下應該給他們更好的歷練機會。”




朱祐樘不耐煩道:“那就等秉寬回來之後,一併商討。其實最近都督府的差事,很多都空閒了,空了也無大礙,畢竟現在韃靼人也都不敢隨意犯境了,就這種時候,還是以大事為重。”




所謂的大事,大概就是張週迴朝。




在張周沒回來之前,一切事情都可以先放放。




“是。”張皇后跟以往不同,顯得很溫馴,不再爭論什麼。




她似乎聽出一些苗頭。




想讓兩個弟弟能在京營混個好的差事,那就先要從張周身上做文章,至少要先把張周給巴結好了。




“父皇,那兒臣呢?”朱秀榮怕父親忘了自己的訴求。




朱祐樘笑著摸摸女兒的小腦袋,道:“等秉寬回來,你就正式拜他為師,跟你兄長一起去就學。”




“嗯。”朱秀榮堅定點頭,“最好加上寧女官,她說話很有意思,兒臣也想跟她學。”




朱祐樘見女兒念念不忘還有個寧彤,心說這要是被寧彤把及的女兒教壞了可怎麼辦?




一個女人,想的是怎麼自立……這可不是什麼好的社會風尚。




“好!以後寧氏也會教你,不過不是學醫術,而是要學本事,將來輔佐朕和你兄長治國……”




“知道啦父皇,謝謝父皇!”朱秀榮別提有多高興。




……




……




張周馬上要回京師。




來找朱祐樘說項,表明要讓自家有關係的人,往張周那邊靠攏的人,不在少數。




周太后自然會跟他提周家子弟的事,連他的妹妹,永康公主都趁著入宮給周太后請安的時候,特地請旨去乾清宮面見朱祐樘,提出要讓長公主駙馬崔元跟張周學習。




“永康,朕以往也算是照顧你,也是因為你母妃早亡,怎麼現在也愈發不懂規矩?”




朱祐樘對永康略顯不滿。




永康母郭惠妃,郭惠妃過世時,永康才十三歲。




朱祐樘雖對父親沒多少感情,但對弟弟妹妹還是多加照顧的。




永康道:“皇兄,別人家的男人都是出將入相的,為啥我家的就不行?現在張周都已經是蔡國公了,這麼有本事的人,隨便誰跟著他都能出頭,難道您連外人都信,卻連妹夫都不信嗎?崔元他也是一心上進的,他也想建功立業,輔國安邦。”




朱祐樘皺眉道:“妹夫是個士子,你讓他去打仗嗎?”




“也行啊。”永康道,“只要他能上進,幹什麼都行,就怕皇兄不給機會。”




“那也要秉寬看得上才行,待秉寬回,你讓駙馬跟有志去研武堂的人,一起去報名,能通過考試再說!”朱祐樘隨口敷衍。




“考試?”




永康也驚了。




我身為大明長公主,我丈夫去個什麼研武堂,還要考試?




“一視同仁!”朱祐樘語氣顯得不容商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