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武抑文

皇宮,文華殿旁。




一個新的“上聽處”衙門就在這裡成立了,並不在宮外大明門左右的在京主要衙所旁,而直接設在宮裡,對標內閣,甚至比內閣更接近乾清宮。




上聽處掛牌儀式由李榮主持,他是上聽處的一員,同時由皇帝做主,請來了內閣大臣李東陽和謝遷,本來劉健也在受邀之列,但劉健到底是要臉的,藉口身體不適就沒去。




除此外,另外一名上聽處成員張懋也沒來。




導致這次的掛牌,除了李榮、李東陽和謝遷這三位處置朝事的之外,剩下的都只是宮裡打雜的太監和錦衣衛。




“這地方……”




謝遷立在上聽處門口,往門裡看了看,不由眉頭緊鎖往一旁的李東陽身上看一眼。




李榮笑道:“以後但凡有軍務大事,或還要兩位閣老移步到此。”




“別。”謝遷道,“沒我什麼事。”




言外之意,我又不是上聽處成員,我們內閣入值上聽處的明明是李賓之,你有事找他別找我。




李東陽問道:“這是為蔡國公回京做好的準備嗎?”




李榮道:“是陛下所安排,具體因何用意,咱家便不清楚了。裡面準備了幾套桌子,地方還不寬敞,陛下說來年開春之後在旁邊新建幾座屋舍……”




李東陽往不不遠處的文華殿瞅一眼道:“為何要選在此?不影響到太子平時的授課?”




“呵呵。”李榮笑道,“其實陛下也想讓太子儘早開始接觸朝政上的事情,設置在這裡,難道就不可以是讓太子有空暇多過來學****的心思是好的,都是望子成龍。”




謝遷笑了笑。




他想說。




身為太子,那本來就是龍,最多算雛龍。




“嗯。”李東陽點頭。




其實他也看明白,皇帝就是想讓張週一邊參與到朝廷大事,一邊給太子上課,隨時還能去乾清宮當顧問,不然為啥要把張周的“辦公室”設立在這麼一個“奇葩”的位置?




李榮隨後親自把牌子給揭開,但見是豎著掛的“上聽處”三個字,也可能是殿閣沒地方掛匾額,一看字體,便知道是朱祐樘的手筆。




“兩位閣老,裡面請。”




李榮很熱情請二人入內。




本來謝遷是不想進去的,但見到這種奇怪的佈局,他還是忍不住好奇心,想進去一睹為快。




等進內後才發現,其實就是個單獨的屋舍,甚至都不分裡外間,地方完全沒有內閣值房大,但也因為是臨時所設立,這裡的位置更接近皇宮內苑,因而看上去地方更加的精貴,有點小而精悍的意思。




“那邊是?”謝遷指了指靠近正位擺著一張用黃布包裹起來的,好似椅子的東西。




李榮道:“是御座。陛下偶爾到上聽處來,總要有歇息之所。”




“嘖嘖,準備充分啊。”謝遷不改他的毒舌。




李東陽問道:“以後幾日值於此?”




李榮笑道:“這就並非咱家所知了,但料想入值上聽處之人,必定是有各自的差事,據說陛下這兩日還會商討出新的入值上聽處人選,兩位閣老沒收到風聲嗎?”




風聲很多,什麼上聽處的,本來就是用以跟內閣作對的,內閣三人會在意這種風聲就怪了。




李榮看二人不回答,也頗為尷尬,道:“以後上聽處五六人總是會有的,若是咱家不才,也成為其中一員,還望得到兩位閣老的照顧。”




“不敢。”李東陽拱手道,“也望李公公多加提攜。”




……




……




上聽處選址做好了,處在宮裡。




大概就是直接對皇帝一個人負責。




而上聽處的人選也必須要重新進行選拔,之前曾經入值過上聽處的成員,除了張周必然會被留下之外,別人是否能進去,都兩說。




朱祐樘在上聽處正式設立第二天,就在朝上跟眾大臣提及了這件事。




奉天殿。




“……諸位卿家,上聽處是朕著手所設的衙門,雖可常設,但內裡中人並不常在,所選之人必定是有其能力,並能協助於朕,在對於北方軍政事務上,提供協助之人。”




“先前朕以秉寬、英國公、閣老等人充任,都是臨時的,如今也到了正式該選拔人員的時候,因其差事或跟本身差事有相悖之所,朕的意思是,所選上聽處之人,並非要有多大的官品作為支撐,哪怕是一名新科進士,也可入值上聽處內。”




朱祐樘的意思很明確了。




先前全是什麼閣老、司禮監太監、尚書、國公之類的充任上聽處大臣,顯得太正式了。




有悖於這群人只是給朕當顧問的初衷。




所以朕的意思是,選一些本身在朝中沒有多大官職,但能專事專做的人入值上聽處,這才是朕的初衷。




被皇帝這一說……




劉健等人反而覺得內心踏實了些許,如果像先前那樣全選的是什麼尚書、國公的,擺明就是跟內閣叫板,但若是換上一群名不見經傳的中下層官員,那上聽處的影響力再大,充其量也就只是皇帝的顧問,而不會跟內閣形成正面抗衡。




但他們再一想,當初的內閣不也是這麼起來的?




入閣的成員,雖基本都是翰林出身,但入閣之前,可能也就只是個侍讀、侍講,能以學士入閣的都少見了,只是在弘治時才對於入閣大臣的出身和資歷要求更高了而已。